广东省普宁英才20xx届高三下学期摸底考试文科综合试题内容摘要:

)的农 牧民在沙漠里种上了水稻。 经过几年试种,目前该地水 稻种植面积已达 200亩,水稻还未收割便被订购一空,超高品质已获得市场认可。 农牧民增加收入的同时,沙地的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改善。 ( 1)与三江平原北部相比,说明库伦旗有利于水稻种植的气候条件。 ( 6分) ( 2)分析库伦旗种植水稻面临的不利自然条件。 ( 8分) ( 3)简述种植水稻对库伦旗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 ( 6分) ( 4)请为库伦旗水稻种植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 4分) 37.( 2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费尔南迪纳岛是东太平洋加拉帕戈斯群岛中的一 个岛屿,面积 635平方千米。 该岛气候凉爽干燥, 草类茂盛。 岛上鸟类众多,但少有哺 乳动物。 每年 6月天气 骤然变化,“浓湿雾”从海上汹涌而来。 ( 1)指出费尔南迪纳岛岩石类型及其成因。 ( 6分) ( 2)费尔南迪纳岛上少有哺乳动物,试推测其原因。 ( 6分) ( 3)分析费尔南迪纳岛 6月多“浓湿雾”的原因。 ( 10分) 38.( 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 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 材料一 2020 年 3 月,中共中央 印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 着眼于破除束缚人才 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解放和增强人才活力,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明确提出了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从管理体制、工作机制和组织领导等方面提出改革措施。 材料二 2020年 10月,国 务院印发《关于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的实施意见》提出技能人才激励计划:完善多劳多得、技高者多得的技能人才收入分配政策,引导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和社会地位,大力弘扬新时期工匠精神,培养高水平大国工匠队伍,带动广大产业工人增技能、增本领、增收入;完善技术 工人薪酬激励机制,加大对技能要素参与分配的激励力度,鼓励企业采取协议薪酬、持股分红等方式,试行年薪制和股权制、期权制,提高技能人才收入水平。 (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如何发挥自身政治优势“聚天下 英才而用之”。 ( 12分) (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收入与分配”知识,分析国务院推出技能人才激励计划的合理性。 ( 14分) 39.( 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谱写的壮丽史诗,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巍峨丰碑。 长征是充满理想和献身精神、用意志和勇气谱写的人类 史诗,是人类为追求真理和光明而不懈努力的伟大史诗。 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留给我们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作为长征实践的文化精神创造物,迸发出激荡人心的强大力量,是具有历史穿透力、恒久感召力的不朽精 神旗帜。 80 年来,从延安精 神、西柏坡精神到红旗渠精神,再到“两弹一星”精神,在中华民族拼搏奋进的图谱中,始终不难寻到长征精神的痕迹。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英雄的人民创造英雄的历史。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 红军长征胜利 80周年大会上强调,弘扬伟大长征精神 ,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而矢志奋斗。 (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知识,说明我们应该如何用长征精神照耀新的长征路。 ( 10分) ( 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说明为什么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 12分) ( 3)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请为高三学子走好自己的长征路设计一个班会主题,并列举一个文化或哲学依据。 ( 4分) 40.( 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孔子主张把教育作为施政的基本手段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促成忠君孝亲奉公守礼的社会风俗的形成。 他认为教育的作用就是造就一批有道德有才能可从政的贤人,即君子。 君子应做到“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主张,即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 但他又把人分为上中下三等,认为可以受教育的是中人。 上人是生而知之无须受教,对于下愚之人,则只能用刑罚来管制他们。 孔子继承西周传统,以“六艺”为教学内容,即礼、乐、射、御、书、数,并吸纳有用学科加以充实调整。 孔子主张教学要因材施教,启发诱导,要求学生温故知新,学而不厌 ,学思结合,积极实践等。 —— 摘编自《论语》等 材料二 柏拉图把教育看作是建立和巩固一个“理想”社会秩序的工具。 柏拉图认为理想社会应该由优秀的哲学家来当统治者,因此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培养‚“哲学王”。 他认为“哲学王”应该热爱知识、热爱真理、热爱国家、坚持正义且勇敢、大度、机智、灵敏。 柏拉图主张“精英”教育。 教育的对象应是那些中上层统治者,而下层的劳动者则应习惯于克制欲望,尽心尽力地为统治者服务。 柏拉图的教学内容,被后人总结为“七艺”,即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柏拉图在教学中多用演讲、交谈、 对话、辩论来传授知识,教育中重思维的培养和理性的启发。 —— 摘编自柏拉图《理想国》等 (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和柏拉图教育思想的共同点。 ( 13 分) (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教育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 12分) 41.(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行动的目的是预期的,但是行动实际产生的结果并不是预期的,或者这种结果起初似乎还和预期的目的相符合,而到了最后却完全不是预期的结果。 —— 恩格斯《论历史规律》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行动的目的与结果”自行 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简述须有史实依据) 请考生从 2道地理选考题、 3道历史选考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信息点涂黑。 42.( 10分) 千岛湖,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西郊淳安县境内,是长 江三角洲地区的后花园,是世界上岛屿最多的湖,因湖内拥有 1078座翠岛而得名。 近期,千岛湖景区新开设了热气球观光项目 ,游人花费 260元就能享受 15分钟俯瞰千岛 湖的新体验。 下图为千岛湖景区俯瞰图。 分析千 岛湖景区新开设热气球观光项目的原因,并推测其运营的天气条件。 43.( 10分) 在我国北方旱作农 业区,地膜覆盖技术能使农作物产量提高 30%左右。 2020年甘肃省平凉崆峒区地膜用量就达到 2240 吨。 地膜使用过程中受日照、风化、耕 作等因素影响容易破碎,大多废弃于田间。 试分析地膜对北方旱作农业区土壤环境带来的影响。 44.( 15分) 材料 明初,地方机构沿袭元朝行省旧制。 洪武九年,废行省,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号称“三司”,共同组成省级政权机构,分别执掌行政、司法和军事。 “三司”各 司其职,每遇“大事”,布政使须再申报有关部门批准。 特别是遇到地方“民变”或动乱,布、按二司无权调动军队,须向朝廷申报,往往形成被动局面。 宣德八年,朝廷发布设置“巡抚”的谕旨。 及至万历年间,“巡抚”总领一省军民大政,“三司”悉听节制的新体制已逐步形成。 但一般“巡抚”只是管辖一个省。 而在正德年间农民起义及“倭寇”入侵往往涉及数省,于是明朝加派兵部尚书都察院御史以“总督”去总管数省,“总督”一职出现,督抚制度初步形成。 但是官方法定规章上仍以“三司”分治省政为主,“巡抚”和“总督”始终是临时差派,仍被视为京官。 清 代,总督、巡抚正式演变成为省级最高地方行政长官,并且有较为完备的机构建制。 —— 摘编自唐进《中国国家机构史》等 ( 1)根据材料,概括明朝督抚制度的内容。 ( 9分) (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朝督抚制度的作用。 ( 6分) 45.( 15分)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极端残酷性以及交战各国经济危机的加深,使人民的反战情绪日益高涨。 到战争后期,反对战争、要求和平成为一些国家发生革命的重要动力。 “和平、面包、自由”是 1917年的俄国革命、 1918 年的德国革 命和奥匈帝国境内革命的普遍口号。 战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