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六校联考20xx届高考生物二模试卷内容摘要:
壁细胞需消耗 ATP 水解所释放的能量,其方式是主动运输;细胞内 K+的经通道蛋白顺浓度进 入胃腔,其方式是协助扩散, C 错误; D、质子泵的作用不改变胃壁细胞膜两侧电荷的分布情况, D 正确. 故选: C. 【点评】 本题属于信息题,考查了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结合题干信息 “质子泵催化 1 分子的 ATP 水解所释放的能量 ”、 “K+又可经通道蛋白顺浓度进入胃腔 ”,同时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项. 7.下列关于在人体细胞呼吸过程中, [H]的来源和用途的叙述,最准确的是( ) 选项 呼吸类型 [H]的来源 [H]的用途 A 有氧呼吸 只来源于葡萄糖 用于生成水 B 有氧呼吸 来源于葡萄糖和 水 用于生成水 C 无氧呼吸 来源于葡萄糖和水 用于生成乳酸 D 无氧呼吸 只来源于葡萄糖 用于生成酒精 A. A B. B C. C D. D 【考点】 3O: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分析】 人体细胞有氧呼吸过程: 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 C6H12O6 2 丙酮酸 +2ATP+4[H]; 第二阶段(线粒体基质中): 2 丙酮酸 +6H2O 6CO2+20[H]+2ATP; 第三阶段(线粒体内膜上): 24[H]+6O2 12H2O+34ATP. 人体细胞无氧呼吸过程: 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 质中): C6H12O6 2 丙酮酸 +2ATP+4[H]; 第二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 2 丙酮酸 +4[H] 2C3H6O3(乳酸). 【解答】 解: AB、根据有氧呼吸的具体过程可知,有氧呼吸过程中,人体细胞呼吸中 [H]来自来源于葡萄糖、丙酮酸和水,用于生成水, A 错误、 B 正确; CD、根据无氧呼吸的具体过程可知,无氧呼吸过程中,人体细胞呼吸中 [H]只来自葡萄糖,用于生成乳酸, CD 错误. 故选: B. 【点评】 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具体过程,能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需 要注意的是动物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不是酒精和二氧化碳. 8.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衰老细胞的细胞体积和细胞核体积都变小 B.胚胎细胞中不存在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 C.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在正常体细胞中可以表达 D.造血干细胞在人体内可以增殖分化成各种组织细胞 【考点】 55: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 54:干细胞的研究进展和应用; 57:细胞凋亡的含义; 5A: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分析】 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 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细胞凋亡是 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其中原癌基因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干细胞的分类 : 1)全能干细胞:具有形成完整个体的分化潜能. 2)多能干细胞:具有分化出多种细胞组织的潜能. 3)专能干细胞:只能向一种或两种密切相关的细胞类型分化.如神经干细胞可分化为各类神经细胞,造血干细胞可分化为红细胞、白细胞等各类血细胞. 衰老细胞的特征:( 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 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 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 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解答】 解: A、衰老细胞的细胞体 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变大, A 错误; B、胚胎细胞中存在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 B 错误; C、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在正常体细胞中可以表达,其中原癌基因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C正确; D、造血干细胞属于多能干细胞,其在人体内可以增殖分化成多种细胞,而不是各种组织细胞, D 错误. 故选: C. 【点评】 本题考查细胞衰老、细胞凋亡和细胞癌变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识记细胞凋亡的概念;识记细胞癌变的原因;识记干细胞的类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 9.二倍体生物细胞正在进行着丝点分裂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中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 B.着丝点分裂可能导致等位基因数目加倍 C.细胞中一定存在 4 个染色体组 D.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可能和体细胞相同 【考点】 61:细胞的减数分裂; 48: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 【分析】 二倍体生物细胞正在进行着丝点分裂时,说明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若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则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数目和 DNA 含量都是体细胞的两倍;若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则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且染 色体数目和 DNA 含量都与体细胞相同. 【解答】 解: A、若是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若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则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A 错误; B、着丝点分裂会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不会导致等位基因数目加倍, B 错误; C、若是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存在 4 个染色体组;若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只存在 2 个染色体组, C 错误; D、若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D 正确. 故选: D. 【点评】 本题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 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 DNA 和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10.下列关于蛋白质代谢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T2噬菌体利用大肠杆菌的酶和氨基酸合成自身的蛋白质 B.肺炎双球菌利用自身的模板和人体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自身的蛋白质 C.蛋白质变性过程中肽键数目保持不变 D.叶绿体中的 DNA 可以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考点】 16:蛋白质的合成 ——氨基酸脱水缩合. 【分析】 细菌都有自己的一套表达系统,转录、翻译都可以在菌体内进行,无需借助外源核糖体,而 病毒需要借助宿主的表达系统(酶类、核糖体、 tRNA 等)合成自己的蛋白. 【解答】 解: A、噬菌体没有细胞结构,在侵染大肠杆菌时噬菌体只将自身的DNA 注入细菌,因此噬菌体会在自身 DNA 的指导下,利用大肠杆菌的酶和氨基酸合成自身的蛋白质, A 正确; B、肺炎双球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细胞中具有核糖体,因此肺炎双球菌会利用自身的核糖体合成自身的蛋白质, B 错误; C、蛋白质变性只是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改变,肽键并没有被破坏, C 正确; D、叶绿体中的 DNA 可以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D 正确. 故选: B. 【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了蛋 白质代谢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掌握噬菌体侵染细菌时的繁殖过程,明确原核细胞自身具有核糖体,掌握蛋白质变性的结果,再结合所学知识准确判断各项. 11.在同一生物体内,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① 不同 DNA 分子中,不可能储存有相同的遗传信息 ② 不同组织的细胞中,不可能有相同的基因进行表达 ③ 不同 mRNA 分子中,可能含有某一相同的密码子 ④ 不同核糖体中,可能翻译出相同的多肽.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考点】 7F: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分析】 同一生物体内不同部位的细胞 DNA、基因、转运 RNA 相同,但 RNA和蛋白质不完全相同;呼吸酶基因和 ATP 合成酶具有在所有细胞中都表达,与细胞分化无关;密码子是信使 RNA 上决定氨基酸的 3 个相邻的碱基,共有 64种,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有 61 种;终止密码子有 3 种,不决定氨基酸. 【解答】 解: ① 不同 DNA 分子中,由于碱基序列相同,则储存有相同的遗传信息,如 DNA 聚合酶基因、呼吸酶基因等, ① 错误; ② 不同组织的细胞中,可能有相同的基因进行表达,如 RNA 聚合酶等管家基因,② 错误; ③ 不同 mRNA 分子中,由于密码子的兼并性,可能含有某一相同的密码子,如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 码子, ③ 正确; ④ 不同核糖体中,由于信使 RNA 相同,可能翻译出相同的多肽. ④ 正确. 故选: A. 【点评】 本题考查细胞分化、密码子和翻译的相关知识,知识点较抽象,平时学习时需要理解加记忆. 12.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的自发突变率虽然很低,但对进化非常重要 B.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性可相同,也可不同 C.环境发生变化时,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 D.同一群落中的种群相互影响,因此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群落 【考点】 B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分析】 基因 突变是产生新基因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 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3)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4)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解答】 解: A、基因突变能产生新基因,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A 正确; B、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性可相同,也可不同,如 AA 和 Aa 的适应性相同, Aa 和 aa 的适应性不同, B 正确; C、环境发生的变化如果影响到某些基因型,由于环境的选择作 用,就会使种群的基因频率改变;如果环境发生的变化不影响种群中各基因型的适应性,也可能不起选择作用,使基因频率不变, C 正确; D、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 D 错误. 故选: D. 【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突变、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要求考生识记基因突变的意义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能根据所学的知识对各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13.静息电位和兴奋的产生,均是以膜两侧离子的不均匀分布为基础的.将神经浸泡在某一溶液(模拟细胞外液,但无 Na+)中,则该神经( ) A.表现为外负 内正的静息电位,刺激后可产生兴奋 B.表现为外负内正的静息电位,刺激后不产生兴奋 C.表现为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刺激后可产生兴奋 D.表现为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刺激后不产生兴奋 【考点】 D6: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 【分析】 神经细胞静息时, K+外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刺激后, Na+内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 【解答】 解:神经纤维静息时, 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神经纤维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 Na+内流,由于该 神经浸泡在无 Na+的溶液中,钠离子不能内流,所以不能产生兴奋. 故选: D. 【点评】 本题考查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14.某池塘中,某种成年鱼生活在底层,取食多种底栖动物,而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种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只具有捕食关系 B.该种成年鱼及其幼体在水中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 C.该种鱼发育阶段不同,其所处营养级可能不同 D.该种鱼、底栖动物、浮游藻类和浮游 动物组成生物群落 【考点】 F5:群落的结构特征; F7:种间关系.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群落的结构特征. 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陆生群落、水生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植物主要受光照、温度等的影响,动物主要受食物的影响. 水平结构:由于不同地区的环境条件不同,即空间的非均一性,使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形成了生物在水平方向上的配置状况. 时间结构:群落的组成和外貌随时间(昼夜变化、季节变化)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解答】 解: A、该种鱼的幼体滤食浮游动 物,故与浮游动物具有捕食关系;该种鱼的幼体和浮游动物都滤食浮游藻类,故与浮游动物具有竞争关系, A 错误; B、该种成年鱼及其幼体是一个物种,在水体的分布不能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仅仅是该物种的分布范围, B 错误; C、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时属于第三营养级,滤食浮游藻类时属于第二营养级,故该种鱼的发育阶段不同,其所处的营养级可能不同,C 正确; D、由该池塘的所有生物共同构成生物群落, D 错误. 故选: 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分析和理解能力.群落结构特征的意义:生物在垂直方向及水平方 向上的位置配置关系有利于提高生物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群。广东省六校联考20xx届高考生物二模试卷
相关推荐
小题 3分,满分 18分。 ) : 22 +a ab。 9 x 有 意 义 时 , 实 数 x 的 取 值 范 围 是。 3,△ ABC中, AB=AC, BC=12cm,点 D在 AC上, DC=4cm。 将线段 DC沿着 CB的方向平移 7cm得到线段 EF,点 E, F分别落在边 AB, BC上,则△ EBF的周长为 cm 1223xx 的解是。 4,以点 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选做题 )__________________ 1 (选做题 )____________________ 1 (选做题 )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 6 小题,满分 80 分.解答须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和演算步骤 1 1 1 1 A C B
稳定后,两弹簧的压缩量之比 x1∶ x2= k2∶ k1 14.如图所示, A、 B、 C 三个物体质量相等,它们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三个物体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运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A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不为零,方向向左 B. A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零 C. B、 C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D. B、 C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第
”)。 14.某人用机械做了 8000J 的功,其中额外功是有用功的 31 ,那么该机械做的有用功是 J,额外功 J 机械效率是 15.在炉旁烤火身体感到暖和,这是利用 ______ 的方法使人体温度升高。 两手相互摩擦,手心发热 , 这是通过 __________的方法使温度升高。 16.一建筑工人用 50N 的水平推力推重为 300N 的小车,使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了 15m
去了国家的尊严 D、有了个人的自尊,才会有国家、民族的自尊 1下列对自立和自强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有 ( ) ①自立需自强,自强者能 自立 ② 自立等于自强,能自立自然能自强 ③自立不需要自强,自强者也不需要自立 ④我们既需要自立 ,也需要自强,应通过自立走向自强 A、 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小林是一位 15岁的农村女孩,在半年之内, 父母双亡,在邻居的帮助下,她一个人早晚做饭
1美国历史学家斯 塔夫里阿诺斯指出 :“ 1500年至 1763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的时期。 ”“全球开始统一”始于【 】 A.新航路的开辟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启蒙思想 D.巴黎公社 钱乘旦教授在论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说: “ 一个人的绝对权力阻碍了国家的发展,不限 制这种权力,国家便无法进步。 ” 该国限制 “ 一个人的绝对权力 ” 是通过颁布 【 】 A.《人权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