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20xx届中考历史第三次模拟试题内容摘要:
1美国历史学家斯 塔夫里阿诺斯指出 :“ 1500年至 1763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的时期。 ”“全球开始统一”始于【 】 A.新航路的开辟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启蒙思想 D.巴黎公社 钱乘旦教授在论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说: “ 一个人的绝对权力阻碍了国家的发展,不限 制这种权力,国家便无法进步。 ” 该国限制 “ 一个人的绝对权力 ” 是通过颁布 【 】 A.《人权宣言》 B.《独立宣言》 C.《权利法案》 D. 1787年宪法 2列宁在《十月革命四周年》一文中说:“我们也学会了 —— 至少是在一定程度上学会了革命所必需的另一种艺术:灵活机动,善于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而迅速急剧地改变自己的策略,如果原先的 道路在当前这个时期证明不合适,走不通,就选择另一条道路来达到我们的目的。 ”文中“另一条道路”是指实行【 】 A.斯大林模式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新 经济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 2 一位美国学者在评价罗斯福新政时写道:“其实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因为他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 ”罗斯福新政在“政治上的成功”主要体现在 【 】 A.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的生活 B.使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 C.调整和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D.加强了中央集权 2 促使日本经济在“二战”后高速发展的原因有 【 】 ①美国的扶植 ②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③重视科技和人才培养 ④ 实施“产业复兴法”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 观察右图 —— 向“距离”挑战。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根据时间轴上提供的信息可以推断出“某时代”指的是蒸汽时代 B.依据①和③推测②,②对应括号中的主题比较合适的是“在蓝天 飞翔” C.电气时代促使飞机和汽车研制成功是发电机的发明 D.在向“距离”挑战的过程中,科技不断进步,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改变了世界 2请你观察下面的示意图,填入①②两处最恰当的内容是【 】 A.①凡尔赛会议 ②单极格局 B.①华盛顿会议 ②多极化趋势 C.①华盛顿会议 ②全球化趋势 D.①雅尔塔会议 ②多极化趋势 第 II卷(非选择题 , 26小题 14 分, 27小题 11分 , 共 25分 ) 2 中国共产党领 导了中国革命走了 28 年,多少危急时刻,多少重大关头,中国共产党人都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推动了一次次伟大的历史转折。 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广东省东莞市20xx届中考历史第三次模拟试题
相关推荐
去了国家的尊严 D、有了个人的自尊,才会有国家、民族的自尊 1下列对自立和自强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有 ( ) ①自立需自强,自强者能 自立 ② 自立等于自强,能自立自然能自强 ③自立不需要自强,自强者也不需要自立 ④我们既需要自立 ,也需要自强,应通过自立走向自强 A、 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小林是一位 15岁的农村女孩,在半年之内, 父母双亡,在邻居的帮助下,她一个人早晚做饭
”)。 14.某人用机械做了 8000J 的功,其中额外功是有用功的 31 ,那么该机械做的有用功是 J,额外功 J 机械效率是 15.在炉旁烤火身体感到暖和,这是利用 ______ 的方法使人体温度升高。 两手相互摩擦,手心发热 , 这是通过 __________的方法使温度升高。 16.一建筑工人用 50N 的水平推力推重为 300N 的小车,使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了 15m
壁细胞需消耗 ATP 水解所释放的能量,其方式是主动运输;细胞内 K+的经通道蛋白顺浓度进 入胃腔,其方式是协助扩散, C 错误; D、质子泵的作用不改变胃壁细胞膜两侧电荷的分布情况, D 正确. 故选: C. 【点评】 本题属于信息题,考查了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结合题干信息 “质子泵催化 1 分子的 ATP 水解所释放的能量 ”、 “K+又可经通道蛋白顺浓度进入胃腔 ”
_. ; He’ s old ; He’ s young ; Yes, he is ; No, he isn’ t 三﹑完形填空(本大题共 10小题,每小题 1分,共 10分) 通读下面的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在各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选项,并将答案写在题前的括号内。 Tom: Hi, Susan! 46 do you have your lunch? Susan: 47
6米 3 ) 现 象 6 A 30 上升至液面 7 B 42 上升至液面 8 C 27 下降至底部 9 D 12 下降至底部 10 E 34 下降至底部 (1) 小明同学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与 4 和 3与 5 ( 或 6与 9 和 6与 10 )的数据及现象 , 得出结论 : 在液体中 , 物块的上升和下降跟它的体 积 无关 ; 跟它的质量有关 , 且质量小的物 块上升 , 质量大的物块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