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20xx-20xx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内容摘要:

B.打开中国市场 C.向中国输出资本 D. 妄图瓜分中国 19. 法国历史学家亨利•高第说:“我并不认为这在当时是个好办法。 我们这样做了, 就使得中国人感觉到,我们才是真正的野蛮人。 此外,对同胞无辜的血,我们也不应 该向石头寻仇。 法国人与其英国同盟 军的分歧就在这一点上:抢劫,可以;放火,不 行。 ”亨利•高第所评价的历史事件 A.英军武力强占香港岛 B.日军制造旅顺大屠杀 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D.德国强租胶州湾地区 20.《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生产者“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 国库”,由国家统一支配,甚至连鸡狗等禽畜也不例外。 这实质上表明太平天国 A.满足了农民的土地愿望 B.实行圣库制度 C.实行绝对平均主义 D.私有观念彻底消失 21.史学家认为:“洪仁玕的思想虽不够充分,却十分可贵,朝这个方向走下去,一 定能上道。 ”据这种观点判断,太平天国运动“朝这个方向走下去”的表现是 A.制定《天朝田亩制度》 B.永安封王建制 C.创立拜上帝教 D.提出《资政新篇》 2德国工人阶级政党的报纸《前进报》在 1900年 6月 19日的社论《铁拳》中说 ,“如果说有所谓‘神圣的战争’ ,那么 ,中国奋起抗击以主子姿态出现的外国剥削者的战争 ,正是这样一个‘ 神圣的’民族战争”。 “以主子姿态出现的外国剥削者”指的是 23.某条约规定 :“从湖北省宜昌溯长江以至四川省重庆府。 ” “„„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 ,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 ,只交所定进口税。 ”据此判断该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中日双方对 1894年 7月 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 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 “ 7点 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 ”日文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 战史》称:“ 7 点 52 分,彼我相距约 3000 米之距离。 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 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 ”这说明 A. 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B. 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C. 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 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25. 1913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 老 农“忽做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 ”这表明 A.国内民众的反日情绪强烈 B.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 C.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 D.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 2《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被逼到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