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遗传与进化内容摘要:

配子的基因。 例如: AaBbCc产生 23= 8种配子: ABC、 ABc、 aBC、 aBc、AbC、 Abc、 abC、 abc。 要点剖析 返回目录 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 , 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片段。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间断的直线排列 , 每个基因中可以含有成百上千个脱氧核苷酸。 基因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就代表遗传信息。 ( 1) 基因的表达 中心法则 , 是遗传信息从 DNA传递给 RNA, 再从 RNA传递给蛋白质的转录和翻译的基因表达的过程。 ① 转录:是在细胞核内进行的 , 它是指以 DNA的一条链为模板 ,合成 RNA的过程。 要点剖析 返回目录 ② 翻译:是在细胞质中进行的 , 它是指以信使 RNA为模板 , 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③ 遗传密码:信使 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 ,叫做密码子。 转运 RNA( tRNA) :它的一端是携带氨基酸的部位 ,另一端有三个碱基 ( 即反密码子 ) , 都只能专一地与 mRNA上的特定的三个碱基 ( 密码子 ) 配对。 有两个密码子 AUG和 GUG除了分别决定甲硫氨酸和缬氨酸外 ,还是翻译的起始信号 , 称起始密码子。 另外 , 还有三个密码子 要点剖析 返回目录 UAA、 UAG、 UGA, 它们并不决定任何氨基酸 , 但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 , 却是肽链延长的终止信号 , 称终止密码子。 遗传信息的表达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过程中 , 是通过转录和翻译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 , 遗传物质通过遗传信息的表达控制个体发育过程。 如图: 要点剖析 返回目录 ( 2)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的比较 原核细胞基因的结构: 真核细胞基因的结构: 要点剖析 返回目录 相同点:均有编码区和非编码区 ( 起调控作用 )。 不同点:原核细胞的基因中编码区是连续的 , 无外显子和内含子之分;真核细胞的基因中编码区是不连续的 , 分为能编码蛋白质的外显子和不能编码蛋白质的内含子。 在真核生物中 , DNA、 mRNA的碱基数及蛋白质的氨基酸数之间 6∶ 3∶ 1的数量关系中 , DNA片段的碱基数其实是该基因片段中外显子至少含有的碱基数目。 细胞核遗传:染色体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载体 , 且染色体在细胞核内 , 是受细胞核内遗传物质控制的遗传现象。 要点剖析 返回目录 细胞质遗传:线粒体和叶绿体也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 且在细胞质内 , 是受细胞质内遗传物质控制的遗传现象。 细胞质遗传有着不同于核遗传的几个特点: ( 1) 细胞质遗传的物质基础:叶绿体 、 线粒体 、 质粒等细胞质结构中的 DNA。 ( 2) 细胞质遗传的主要特点是:母系遗传;后代不出现一定的性状分离比。 ( 3) 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是相互依存 、 相互制约 、 不可分割的 , 共同控制生物的性状。 要点剖析 返回目录 核质互作杂交育种 —— 三系配套是杂交水稻的一种培育方法 ,其过程和原理图示如下: 要点剖析 返回目录 ( 1) 诱变育种:用物理或化学因素处理生物 , 诱导基因突变 ,提高突变频率 , 从中选择培育出优良品种。 如青霉素高产菌株的培育。 ( 2) 杂交育种:利用生物杂交产生的基因重组 , 使两个亲本的优良性状组合在一起 , 培育出所需要的优良品种。 如用高秆抗锈病的小麦和矮秆不抗锈病的小麦杂交 , 培育出矮秆抗锈病的新类型。 ( 3) 单倍体育种:利用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 , 再经人工诱导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 迅速获得纯合体。 单倍体育种可大大缩短育种年限。 要点剖析 返回目录 ( 4) 多倍体育种:用人工方法获得多倍体植物 , 再利用其变异来选育新品种的方法。 通常使用秋水仙素来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从而获得多倍体植物。 如三倍体无籽西瓜和八倍体小黑麦的培育( 6n普通小麦与 2n黑麦杂交得 4n后代 , 再经秋水仙素使染色体数目加倍至 8n, 这就是八倍体小黑麦 )。 ( 1)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 内容有四方面: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达尔文认为长颈鹿的进化原因是:长颈鹿产生的后代超过环境承受 要点剖析 返回目录 能力 ( 过度繁殖 ) ;它们都要吃树叶而树叶不够吃 ( 生存斗争 ) ;它们有颈长和颈短的差异 ( 遗传变异 ) ;颈长的能吃到树叶生存下来 , 颈短的因吃不到树叶而最终饿死了 ( 适者生存 )。 ( 2)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基本内容也有四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改变基因频率;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原因:基因突变 、 基因重组 、 自然选择。 生物进化其实就是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过程。 突变和基因重组使生 要点剖析 返回目录 物个体间出现可遗传的变异。 种群产生的变异是不定向的 , 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种群的繁殖使有利变异基因不断积累 , 不利变异基因逐代淘汰 , 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 , 导致生物朝一定方向缓慢进化。 因此 , 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真题体验 返回目录 例 1 ( 2020北京 ) 无尾猫是一种观赏猫。 猫的无尾 、 有尾是一对相对性状 , 按基因的分离定律遗传。 为了选育纯种的无尾猫 , 让无尾猫自交多代 , 但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 1/3的有尾猫 , 其余均为无尾猫。 由此推断正确的是 (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