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20xx-20xx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10月生物试题内容摘要:

B.②在 125代时 aa个体约占总数的 25% 3个种群之间可能出现生殖隔离 A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2假设某一年桦尺蠖种群的基因型组成及比例为: SS(黑色) 10%,Ss(黑色) 10%,ss(浅色)80%。 由于寄居的树干变黑不利于浅色个体的生存,使得种群中浅色个体每年减少 10%,黑色个体每年增加 10%。 则第二年桦尺蠖的有关基因型频率或基因频率正确的是 % % % %; s75% 养貂人让他饲养的貂随机交配,发现有平均 9%的貂皮肤粗糙,这样的貂售价会降低。 他期望有更多的平滑皮毛的貂,于是决定不让粗糙皮肤的貂交配。 决定粗糙皮毛的是位于常染色体的隐性基因。 下一代貂中粗糙皮毛个体理论上的百分比是 % % % % 3下图是利用野生称猴桃种子( aa, 2n=58)为材料培育无籽猕猴桃新品种( AAA)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③和⑥都 可用秋水仙素处理来实现 ④是自交,则产生 AAAA的概率为 1/16 AAAA植株是不同的物种 ⑤是杂交,产生的 AAA植株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 87 3如图所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 ⊙ ”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再到轴突末梢。 下列有关图中兴奋传导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②点,能发生兴奋的有①、②、③、④、⑤、⑥ ④点,能发生兴奋的只有③、④、⑤、⑥ ③点,细胞内将出现电信号(电位变化)但突触间出现化学信号(递质释放) ,在两个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双向的 3为了研究兴奋在神经元轴突上的传导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取新鲜的神经 — 肌肉标本(实验期间用生理盐水湿润标本 ),设计了下面的实验装置图( C点位于两电极之间的正中心 ).在图中 A、 B、 C、 D四点分别给以适宜的刺激,无法得出正确结论的刺激点是 3在人的脑内有一类突触只有突触结构而没有信息传递功能,被称为“沉默突触”。 上海科学家破解了神经元的“沉默突触”沉默之谜。 请你推测“沉默突触”不 能传递信息的原因 ①突触小体内没有细胞核 ②突触后膜缺少相应的糖蛋白 ③突触前膜缺乏相应的糖蛋白 ④突触小体不能释放相应的递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②參与了④的形成 ,钠离子通过细胞膜内流时需要能量 C.④通过突触前膜的方式为胞吐 ⑤的分泌或抑制⑤与受体的结合 3多巴胺是脑内分泌的一种神经递质,主要负贵大脑的情欲、感觉、兴奋及开心的信息传递, 也与上瘾有关 .目前可卡因是极强的天然中枢兴奋剂,吸毒者把可卡因称作“快乐客”。 如图为毒品可卡因对人脑部突触间神经冲动的传递干扰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使突触后膜兴奋,此时膜内是电位 ,表现出健谈现象与吸食者大脑皮层言语中枢 H区兴奋性过高有关 ,阻止了多巴胺进入突触前膜,导致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含量增多,从而增强并延长多巴胺对脑的刺激,产生 快感 3 γ 氨基丁酸和某种局部麻醉药在神经兴奋传递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如图 1所示 .此种局麻药单独使用时不能通过细胞膜,如与辣椒素同时注射才会发生如图 2所示效果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Na+通逬,阻碍 Na+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促进 C1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氨基丁酸的作用效果和作用机理 — 致,都属于抑制性神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