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内容摘要:
提供案例 引导探讨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设计 ( 1)运用数据、曲线建立并研究人口增长模式 — 第一节 ( 2)运用模式结构,推断人口流动模型,分析人口流动原因 — 第二节 ( 3)运用数据“算帐”,推算环境人口容量,认识人口发展的规律 — 第三节 第一节 课时建议 课标解读 • 表述 — 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 解读 — 不是记住人口增长模式,而是分析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差异。 因此,模式结论不是最重要内容,而是深入研究区域人口增长特点的依据材料。 教学落脚点应当是,能够以模式为依据材料,研究人口增长的区域差异和原因,预测区域人口未来发展的策略。 课时目标。高一地理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相关推荐
温较低 , 形不成对流雨。 ) • ③ 巴塔哥尼亚高原:温带大陆性气候。 (原因:安第斯山阻挡了西风的深入 , 位于背风坡 ,降水稀少。 ) • ④ 南美西海岸的热带沙漠气候和索马里半岛东南侧的热带沙漠气候 , 其分布接近赤道。 (原因:寒流的影响。 ) • 2. 影响降水的各种因素 • (1)空气的上升与下降:上升气流多雨 、 下降少雨 • (2)风向:从海上吹来的多雨 , 从陆地上吹来的少雨
工业 农业 交通发达 对外联系方便 开发晚 人口密度低 农牧兴工 工促农牧 机械化肥 工业原料 东北地区 年降水量分布有什么规律,并分析原因。 东北地区 年平均气温 分布有什么规律,并分析原因。 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气温由南向北递减 读图分析,积温和降水的变化分别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试根据地形、水热等自然条件差异,推断A、 B、 C三大地形区的主要农业类型。 收获春小麦 水稻喜湿热的生活习性
到 __________ 3 西线: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引水至 ________ 扬州 天津 烟台、威海 丹江口水库 北京、天津 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大渡河黄河上游 (二 )西气东输 2020年 8月 3日技术工人在焊接 西气东输工程管道上的最后一道焊口 西气东输的主体工程起止点在哪里 ?途中经过哪 些省级行政单位 ? 除主体工程外
经过计算,你能否解释什么是 人口容量。 什么是人口合理容量。 一定自然资源和社会条件下 所能承载的 最高 人口数量 —— 人口容量 活动二:自主学习 2. 如果按现有的实际估算我国的人口容量,你觉得应该大于还是小于 亿。 由此能否悟出 人口容量的特点。 序号 潜力区 年生物量 (万吨) 可承载人口(万) 最大人口密度(人 /平方千米) 面积(万平方千米) A 温带 197800 45480
农业大省。 为什么东部地区受灾严重。 耕地面积广,农业发达,主要商品粮基地在此。 城市密集,交通便捷,工业发达 中国各省(市、区)农作物水灾受灾面积与成灾面积( 1978~2020年) 思考 为什么七大江河流域是我国防洪和防治水土流 失的重点 ? 我国的暴雨洪水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七大江河流域的中下游,这里 农业和工业发达,人口和城市集中,洪涝可以导致严重的灾情 ,因此是防洪的重点地区;
F各点选址。 请你按最佳位置布局并说明理由: ( 1)钢铁厂 理由 ( 2)造纸厂 理由 ( 3)啤酒厂 理由 ( 4)服装厂 理由 D 接近煤矿,靠近铁路便于运输原料、 产品;又位于城市的最小风频上方向 B 靠近河流下游,便于取水又不影响市 区河流的水质 E 位于河流上游,水质较好,又接近市场 A 在市区劳动力充足,同时便于工人上 下班 书 P23图: 仅有大气污染的工厂: 水泥厂、酿造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