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内容摘要:
成立的 历史条件 : 中共与 国民革命 第一次工运失败--二大确立民主联合战线 --国民党一大实现合作--1926年 7月北伐 -- 两个反革命政变合作破裂 中国开辟 井冈山道路 国共第二次 合作 ——抗日战争 两种命运的 较量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19世纪 60年代国际工人运动的显著特点是: A 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B 工人阶级制订政治纲领要求普选权 C 加强无产阶级的国际团结 D 明确提出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失败的 根源是 A 没有科学理论指导 B 无产阶级还不够成熟 C 没有无产阶级政党领导 D经济发展没有达到铲除资本主义制度的程度 促成科学共产主义诞生的最主要因素是: A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进一步发展 B 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C 人类在 19世纪创造的优秀理论成果 D 马克思、恩格斯的天才与革命实践 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历史背景是:①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 ②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日益显露 ③工业无产阶级已经成为历史发展的最伟大的动力 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完成工业革命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列宁称马克思、恩格斯是 19世纪人类三个最先进国家中三种主要思潮的继承人和天才的完成者。 这里“三个最先进国家”指的是: A 英 法 美 B 英 德 美 C 法 德 美 D 英 法 德 不属于马克思主义思想来源的是: A 德意志古典哲学 B 意大利的人文主义 C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D 英国古。高一历史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相关推荐
F各点选址。 请你按最佳位置布局并说明理由: ( 1)钢铁厂 理由 ( 2)造纸厂 理由 ( 3)啤酒厂 理由 ( 4)服装厂 理由 D 接近煤矿,靠近铁路便于运输原料、 产品;又位于城市的最小风频上方向 B 靠近河流下游,便于取水又不影响市 区河流的水质 E 位于河流上游,水质较好,又接近市场 A 在市区劳动力充足,同时便于工人上 下班 书 P23图: 仅有大气污染的工厂: 水泥厂、酿造厂
农业大省。 为什么东部地区受灾严重。 耕地面积广,农业发达,主要商品粮基地在此。 城市密集,交通便捷,工业发达 中国各省(市、区)农作物水灾受灾面积与成灾面积( 1978~2020年) 思考 为什么七大江河流域是我国防洪和防治水土流 失的重点 ? 我国的暴雨洪水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七大江河流域的中下游,这里 农业和工业发达,人口和城市集中,洪涝可以导致严重的灾情 ,因此是防洪的重点地区;
经过计算,你能否解释什么是 人口容量。 什么是人口合理容量。 一定自然资源和社会条件下 所能承载的 最高 人口数量 —— 人口容量 活动二:自主学习 2. 如果按现有的实际估算我国的人口容量,你觉得应该大于还是小于 亿。 由此能否悟出 人口容量的特点。 序号 潜力区 年生物量 (万吨) 可承载人口(万) 最大人口密度(人 /平方千米) 面积(万平方千米) A 温带 197800 45480
产生什么影响。 【 引思 】 两极格局解体后,各种政治力量重新分化组合,多极 化趋势加强,具体表现为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形势出 现了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的局面。 【 问题详解 】 1.原因: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西欧、日本、俄罗斯等 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第三世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2.特征:世界形势出现了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 面。 3.影响 (1)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
和自耕农的支持,所以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 三、光荣革命保留了君主制并不能说明革命失败,这一结果沿袭了英国的历史传统,避免了社会动荡,保持了政局的稳定,在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相妥协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维持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权。 问题情境二:议会权力的确立 • 问题 1 结合教材 《 学思之窗 》 提供的材料,回答:《 权利法案 》 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力。 《 权利法案 》
界 商业信息 2. 评价 (1)积极性 ①世界一体化,促进了人口的大规模流动与融 合,也带来世界动植物物种的 __________,极 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②国际分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生产的 ________ 程度提高。 ③世界一体化促进了 __________的扩大。 广泛交流 社会化 文化交流 (2)消极性 ①世界一体化扩大了资本主义工业国家之间以及资 本主义世界与亚非拉国家之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