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新中国的外交成就内容摘要:
首次提出。 1954年, 中印、中缅 联合声明确认并倡导。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背景 2、内容 互相尊重领土主权(核心)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惠(条件) 和平共处(出发点和结果) (保证)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 包容性 和 开放性 是指什么。 包容性 是指:五项原则既适用于 社会制度相同 的国家 , 也适用于 社会制度不同 的国家;既适用于 发展中国家 , 也适用于 发达国家 ;既适用于国家间的 政治关系 , 也适用于国家间的经济关系。 开放性 是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 和平的原则 , 也是 发展的 原则 , 在不同历史时期它能容纳不同的时代内容 , 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 一九五四年四月,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出席日内瓦国际会议。 这是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地位参加国际会议,并起了积极作用。 1954年,中国政府代表团在日内瓦会议上 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的中国。高一历史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相关推荐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全国人大常委会 国务院 最高人民法院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 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其常设机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选举和决定 中央各领导成员,并对其 监督。 意义 认识 ①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符合的中国实际 ② 体现了制度的优越性和民主的广泛性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 有中国特色 的、 符合中国国情 、 适合 中国人民民主专政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需要
政治上 华北:治安强化运动 华中:清乡运动 沦陷区人民的反抗斗争 ( 1)表现 工人罢工 农民暴动 ( 2)作用: 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 统治,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帝国 主义压迫的决心。 1938年 10月,广州武汉失陷 日本:战线过长;抗日根据地的威胁 中国:正面战场失利;抗战还需长期斗争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日本对中国政策的
,其实现的主要途径是实行和完善普选制。 (2)两种政体:一种是君主立宪制,一种是民主共和制,两种政体均以防止专制统治,限制王权为目的。 (3)三项原则:一是民主化原则;二是法律化原则;三是制度化原则。 资产阶级代议制形式上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2.多样性的表现 (1)法、德是欧洲大陆上的两个典型国家,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颁布宪法,确立共和政体,但与美国的共和政体又有差别
959年 二届人大 和 1964年 三届人大 的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得到 巩固和发展。 阅读教材,了解一届人大有哪些重要内容。 一届人大的召开有什么重大意义。 ( 1)时间、地点: 1954年 9月、北京 ( 2)内容: ①制定了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② 建立了新一届国家机构 ( 3)意义: ①是中国人民 政治生活中进一步民主化 的标志 ②结束了 …… ,为 加强人民民主制度
带来 的世界末日。 ”材料反 映的事件是 A. 苏联出兵阿富汗 B. 古巴导弹危机 C. 科索沃战争 D. 美国部署导弹防御系统 16. 下列关于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经济受严重打击原因的表述 , 正确的是 A. 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 B. 通货膨胀的困扰 C. 信息产业单一发展的弊端 D. 债务负担加重的制约 17. 到欧盟各国 , 你可以看到 ①大多数成员国使用单一的货币
上面的图象为 f′ (x),则对应的 f(x)图象应该是单调递增,下面的图象不符;若下面的图象为 f′ (x),则对应的 f(x)图象应该是单调递减,上面的图象不符,故 D不可能正确 . 5.【解析】 选 :由图可知封闭图形的面积为 +dx =lnx=ln2ln=2ln2. 方法二:面积为 dy=lny错误 !未指定书签。 =ln2ln=2ln2. 6.【解题指南】 构造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