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遂宁市20xx-20xx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试卷化学内容摘要:

b+c=14,则 MOH 为弱碱 C.若 c=9,则稀释后的三种溶液中,由水电离的 氢离子的浓度的大小顺序为 HA> MOH> HB D.若 c=9,将稀释后的 HA 溶液和 MOH 溶液取 等体积混合,则所得溶液中 c( A﹣ ) =c( M+) 20.如图为常温下,向 25mL 某浓度的 NaOH 溶液中 逐滴加入 molL- 1 CH3COOH溶液的过程中溶液 pH 的变化曲线。 下列说法 不 . 正确的是 A. NaOH 溶液起始浓度为 0. 1 molL- 1 B. A> C. B点溶液中 c( Na+ )一定等于 c( CH3COO- ) D. D 点溶液中: c( Na+ )> c( CH3COO- )> c( CH3COOH)> c( H+ )> c( OH- ) 二、 填空题 (共 4小题,共 50分。 2123题必做, 24 和 25题任选一个。 ) 21.( 14 分)乙二酸俗称草酸是一种二元弱酸(结构 简式为HOOC﹣ COOH,可简写为 H2C2O4),它是一种重要 的化工原料.(常温下 、 KHC2O K2C2O4 溶液的pH 如下表所示)填空: H2C2O4 KHC2O4 K2C2O4 pH ( 1)写出 H2C2O4的电离方程式 ( 2) KHC2O4溶液显酸性的原因是 向 ,此时溶液里各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 c( K+) ═ c( HC2O4﹣ ) +c( H2C2O4) +c( C2O42﹣ ) B. c( Na+) ═ c( H2C2O4) +c( C2O42﹣ ) C. c( K+) +c( Na+) ═ c( HC2O4﹣ ) +c( C2O42﹣ ) D. c( K+)> c( Na+) ( 3) H2C2O4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现象是有气泡( CO2)产生,紫色消失。 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又知该反应开始时速率较慢,随后大大加快,可能的原因是 ( 4)某同学设计实验如图所示:两个烧杯中的试管都分别盛有 4mL ,分别混合并振荡,记录溶液褪色所需时间.该实验目的是研究 ,但该实验始终没有看到溶液褪色,推测原因。 22.( 11 分)某实验小组同学对电化学原理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动. ( 1)如图 1 为某实验小组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设计的原电池装置,反应前两电极质量相等,一段时间后,两电极质量相差 12g,导线中转移 mol电子 ( 2)其它条件不变,若将 CuCl2溶液换为 NH4Cl溶液, 石墨电极反应式为 ; 用吸管吸出铁片附近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新制 饱和氯水,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然后滴 加几滴硫氰化钾溶液,溶液变红,继续滴加过量新制饱和氯水,颜色褪去,某同学的认为是 “溶液中的 +3 价铁被氧化为更高的价态 ”,如果 +3 价铁被 氯气 氧化为 FeO42﹣ ,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其它条件不变, 若将盐桥换成弯铜导线与石墨相连成 n型,如图 2 所示,一段时间后,在甲装置铜丝附近滴加酚酞试液,现象是 电极反应为 乙装置中石墨( 1)为 极(填正、负、阴、阳),乙装置中与铜线相连石墨电极上的生成物常用 检验。 23.(。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