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重点中学20xx-20xx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内容摘要:

赢得用户信任 , 任务依然艰巨。 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 事物发展的方向 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② 要重视量的积累 , 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③ 新事物的发展要经历一个曲折的过程 ④ 事物的变化发展是通过量变实现的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7. 2017年,我国把去产能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三去一降一补 ” 五大任务之一 , 抓住重点行业和重点地区 , 实现了经济转型升级。 材料做法是基 于 A.主要矛盾 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B. 事物矛盾的两个方面各不相同 C. 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D. 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特点 18. 科学哲学家波普尔把科学发现归结为 “ 从错误中学习 ”。 在他看来 , 理论是实验性的假说 ,他们是否成立 要经过检验。 如果理论与实验不相符合 ,就需要我们认识到错误并批判的 加以反思 , 从而推动科学进步和知识增长。 “批判性反思 推动科学进步和知识增长 ” 蕴含的哲理是 ① 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 ② 辩证的否定 须 由实 践 检验 ③ 辩证法的核心是创新意识 ④ 创新是 对 既有理论的突破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9. 2020 年 9 月 1 日 , 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 , 提出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来进一步突破体制机制障碍 , 更大激励社会创造活力 , 提升国家创新能力 , 促进经济迈向中高端。 由此可见 ① 创新能够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 ② 创新 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③ 体制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④ 创新 推动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0. 有人认为 : 马克思主义起源于 19世纪 , 而现在已经是 21 世纪 , 时代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 , 资本主义的生产力 、 生产关系与 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革 ,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面临的时代问题已不复存在 , 因此,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也就不再有效了。 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 , 该观点没有认识到 ① 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②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③ 社会意识的产生有其物质原因 ④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发展的预见作用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1. 我国加快推进社会福利制度改革 、 产权制度改革和财税制度改革等 , 推动了经济发展 ,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由此可见 , 我国推进改革 ① 能逐步解决我国现阶段的对抗性矛盾 ② 能使经济基础更好的适应上层建筑状况 ③ 是我国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要求 ④ 能使生产关系更好的适合生产力状况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2.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指出 , 我们党来自人民 , 失去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 党就会失去根基。 全党必须贯彻党的群众路线 , 为群众办实事 、 解难事 , 当好人民公仆。 这是因为 ① 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根本观点 ② 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③ 人民群众是创造社会历史的源泉 ④ 人民群众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主体的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3. “劳动 开创未来 ”“ 人世间的美好梦想 , 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 „„” 国家尊重劳动 、 尊重人才的理念 , 让劳模精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