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辽源市东辽县20xx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内容摘要:

A. 植株乙叶片呈黄色,说明其 叶绿素水解酶失去活性 B. 获得植株甲和乙,说明 EMS可决定 CLH2基因突变的方向 C. 若植株甲自交获得叶片浅绿色的植株,说明浅绿色为隐性性状 D. EMS处理后, CLH2基因复制一次可出现 G— C替换为 A— T的现象 25. 突变基因杂合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 , 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染色体片段交换 , 这种染色体片段交换的细胞继续完成有丝分裂后 , 可能产生的子细胞是 ( ) ① 正常基因纯合细胞 ② 突变基因杂合细胞 ③ 突变基因纯合细胞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 26. 下列是对 a~ h所示的生物体细胞图中各含有几个染色体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是 h图,该个体是单倍体 B. 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是 g、 e图,该个体是二倍 体 C. 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是 a、 b图,但该个体未必是三倍体 D. 细胞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的是 f、 c图,该个体一定是四倍体 27. 下图为某哺乳动物某个 DNA分子中控制毛色的 a、 b、 c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 其中 I、Ⅱ 为无遗传效应的序列。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c基因碱基对缺失,属于染色体变异 B. 在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的交叉 互换,可发生在 a~ b之间 C. Ⅰ 、 Ⅱ 中发生的碱基对的替换,属于基因突变 D. 基因与性状之间并不都是一一对应关系 28. 一对夫妇均为先天性愚型,染色体组成为 21三体。 若 21号染色体为 4条不能成活,则他们的子代中患先天性愚型的个体比例是 ( ) A. 1/4 B. 3/4 C. 1/2 D. 2/3 29. 下列关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叙述,合理的是 ( ) A. 该计划的实施将有助于人类对自身疾病的诊治和预防 B. 该计划是人类从细胞水平研究自身遗传物质的系统工程 C. 该计划的目的 是测定人类 — 个染色体组中全部 DNA序列 D. 该计划的实施不可能产生种族歧视、侵犯个人隐私等负面影响 30.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时,以 “ 研究 病的遗传方式 ” 为课题。 下列子课题中最为简单可行且所选择的调查方法最为合理的是 ( ) A. 研究猫叫综合征的遗传方式,在学校内随机抽样调查 B. 研究青少年型糖尿病的遗传方式,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C. 研究艾滋病的遗传方式,在全市随机抽样调查 D. 研究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31. 以下有关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用普通二倍体西瓜培育出 四倍体西瓜,再用普通二倍体西瓜给四倍体西瓜授粉,则四倍体植株上会结出三倍体无子西瓜 B. 基因重组所产生的新基因型不一定会表达为新的表现型 C. 基因重组导致杂合子 Aa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产生新的基因 D. 花药 离体培养过程中,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均有可能发生 32. 现有高秆不抗病 (Bbcc)和矮 秆抗病 (bbCc)两作物品种,为了达到长期培育高秆抗病(BbCc)杂交种的目的,下列有关快速育种方案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每年让高秆不抗病 (Bbcc)和矮秆抗病 (bbcc)杂交就可以达到目的 B. 利用诱变育种技术可以达到快速育种的目的 C. 制备纯合的亲本对长期培育杂交种是必要的 D. 只要使用单倍体育种技术就能实现快速育种的目的 33. 现有两个非常大的某昆虫种群,个体间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无突变,自 然选择对 A和 a基因控制的性状没有作用。 种群 1的 A基因频率为 80%, a基因频率为 20%;种群 2的 A 基因频率为 60%, a基因频率为 40%。 假设这两个种群大小相等,地理隔离不再存在,两个种群完全合并为一个可随机交配的种群,则下一代中 Aa 的基因型频率是 ( ) A. 75% B. 50% C. 42% D. 21% 34.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从根本上讲,若没有突变,进化将不可能发生 B.迁入、迁出不会造成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C.自然选择是定向的,而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不定向的 D.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35. 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 ) A. a表示基因突变,可改变种群基因频率 B. b表示地理隔离,新物种形成一定需要地理隔离 C. c表示新物种形成,新物种与生活环境共同进化 D. d表 示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生物进化的标志 第Ⅱ卷 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共 50分,共 6小题) 36.( 8 分) 对细胞膜结构和组成的研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早在 19世纪末期,研究人员就曾选用 500多种化学物质对细胞的透性进行了上万次的研究。 发现:凡是溶于脂质的物质,很容易穿过膜;反之,不易溶于脂质的物质,不容易穿过膜。 这表明:细胞膜是由 ________构成的。 (2)将人的红细胞置于蒸馏水中,红细胞发生的形态变化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