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松原市20xx-20xx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内容摘要:
⑶ 《离骚》中表明自己所处的社会本来就是善于投机取巧,违背规矩的现状的 两句: ,。 ⑷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⑸ ,心念旧恩。 ⑹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亦不能至也。 ⑺ ,桃李罗堂前。 五 、实用类文本阅读 (24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第 15~ 18题。 科学春天的歌者 ,现代文明的歌者 —— 纪念徐迟先生百年诞辰 铁 凝 ① 今天 ,我们在中国现代文学馆隆重举行徐迟百年诞辰纪念座谈会 ,表达我们对徐迟先生的敬意和怀念。 ② 1996年 12月 13日 ,在武汉同济医院 ,徐迟如一颗璀璨的流星划过最后的夜空 ,享年 82岁。 ③ 回望徐迟 ,我想我们都会发出由衷的感叹 ,这个人 ,他的生命是多么辽阔 ,就像骏马渴望着大地 ,徐迟一生都在不断地拓展认识、表现和创造新疆域 ,在他的身后 ,留下了广袤的空间 ,让后来者满怀敬仰和感激。 ④ 上世纪 30 年代 ,年轻的徐迟步入诗坛 ,成为较早开始现代主义探索的诗人。 他的第一部诗集《二十岁人》是中国新诗表现都市经验的开拓性文本之一 ,其中的《都市的满月》《微雨之街》被广为传诵。 徐迟一生都是年轻的 ,都是一位诗人。 他毕生都对现代化的青春中国满怀热望 ,热爱一切推动民族生活文明进步的事物。 这样的徐迟 ,永远倾听着时代的召唤 ,他的生命注定和 中华民族争取解放和复兴的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 “ 九一八 ” 事变之后 ,当时还是东吴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徐迟 ,积极参加学校的 “ 爱国学生援马团 ”, 北上参加抗战。 全面抗战爆发后 ,徐迟清醒地意识到诗歌必然要接受严酷的时代的洗礼。 在《最强音》《一代一代又一代》等诗集中 ,一改早期现代主义的唯美风格 ,这位曾经纯真、敏感、耽于幻想的诗人变得激越高亢 ,浓墨重彩地书写对民族命运和社会现实的深沉思考 ,体现出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和家园情怀 ,用诗歌谱写了战斗的青春 ,喊出了时代的最强音。 ⑤ 徐迟先生热爱书斋生活 ,寂寞书斋中的阅读和写作使他感到充实 和自由。 但是 ,他的一生不断地走出书斋 ,走向田野 ,走向前线 ,走向沸腾的生活和建设。 这不仅是由于个人的际遇 ,更是一个诗人、一个作家出于独特的天性和禀赋 ,出于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的自觉选择。 抗战时期 ,他亲赴昆仑关等抗日前线 ,冒着随时可能牺牲的危险采访和写作。 抗美援朝战争中 ,徐迟又两次奔赴前线 ,写出了大量战地通讯和特写。 1961年 ,徐迟举家离开北京迁往武汉 ,他先后六次到长江水利工地体验生活 ,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广泛影响的通讯特写集。 ⑥ “ 文革 ” 十年过去 ,大地回春 ,像一座沉寂的火山重新喷发出炽热的岩浆 ,曾被剥夺写作权利的 徐迟在新的历史时期迎来了他一生创作的辉煌高峰。 1978年 1月 ,他在《人民文学》发表了《哥德巴赫猜想》 ,读者奔走相告 ,一时洛阳纸贵 ,所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们 ,都会记得这部报告文学给人们带来的感奋和启迪。 一种新的视野在人们面前打开 ,一种被重新认识的价值和意义在人们面前雄辩地展现 ,一种新的人物形象、新的英雄和楷模在人们面前矗立起来。 这是极具勇气的拨乱反正 ,长期被视为改造和教育对象的知识分子被擦去尘埃和污垢 ,昂首走在时代进步的前列 ,而长期被认为是 “ 白专道路 ” 的科学探索 ,被有力地肯定、热情地讴歌。 《哥德巴赫猜想》因此 远远超出文学的范围 ,汇入了思想解放的大潮 ,成为时代精神的嘹亮号角。 就在同一年 ,全国科学大会召开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科学的春天来临了 ,而徐迟无疑是报春的燕子。 ⑦ 《哥德巴赫猜想》是当代报告文学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 由此开始 ,在徐迟老人满怀激情的执着探究下 ,一个个神奇瑰丽的科学世界被打开 ,陈景润、李四光、蔡希陶、周培源 ,在他们身上所体现的科学精神、人文风范 ,成为迅猛发展、蒸蒸日上的新时代的重要精神资源。 ⑧ 徐迟先生的生命是辽阔的 ,他永远向着新的生活、新的事物敞开怀抱 ,一生保持着丰富 多端的心灵向度。 我们铭记着他的诗歌 ,铭记着他的报告文学 ,我们也铭记着他在 1949年春天翻译的《瓦尔登湖》。 徐迟是一位优秀的翻译家 ,从 30年代开始 ,他翻译了大量的外国文学作品。 我想 ,这样一种面向世界的视野 ,使得徐迟能够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发出时代的先声 ,而对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吸收借鉴 ,也使得他始终保持着探索创新。吉林省松原市20xx-20xx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相关推荐
短昼渐长 22.从每年 “ 五一节 ” 到 “ 国庆节 ”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是: A.一直向北 B.先向北后向南 C.一 直向南 D.先向南后向北 23. 下列地理现象中,与地球公转运动有关的是 22日是我国各地白昼最长的一天 24. 一般认为岩浆的发源地可能在 A.外地核 B.岩石圈下部 C.软流层 D.地壳下部 25.有关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 包括地壳和地幔 ② 主要是由各种岩
A. 植株乙叶片呈黄色,说明其 叶绿素水解酶失去活性 B. 获得植株甲和乙,说明 EMS可决定 CLH2基因突变的方向 C. 若植株甲自交获得叶片浅绿色的植株,说明浅绿色为隐性性状 D. EMS处理后, CLH2基因复制一次可出现 G— C替换为 A— T的现象 25. 突变基因杂合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 , 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染色体片段交换 , 这种染色体片段交换的细胞继续完成有丝分裂后 ,
B、 H2SO4 C、 NaOH溶液 D、 HNO3溶液 16.为了除去铁粉中的少量铝粉,可以选取下列哪种溶液 A.浓盐酸 B.浓硝酸 C.浓硫酸 D.浓氢氧化钠溶液 1对氧化铝的分类中正确的是 A.酸性氧化物 B.碱性氧化物 C.两性氧化物 D.不成盐氧化物(像 CO 一样) 1在实验室中,要想使 AlCl3溶液中的 Al3+全部沉淀出来,应选用下列试剂中 A、石灰水 B、氢氧化钠溶液 C
如图 , 椭圆 E: 222 1( 0 2 )4xy bb , 点 (0,1)P 在短轴 CD 上 , 且 2PC PD (Ⅰ ) 求椭圆 E 的方程 及离心率 ; (Ⅱ ) 设 O 为坐标原点 , 过点 P 的动直线与椭圆交于 A, B 两点 .是否存在常数 , 使 得 O A O B PA PB 为定值。 若存在 , 求 的值;若不存在 , 请说明理由 .
的世俗统治者 “罗马教皇的奶牛”,这主要反映了 ( ) “什一税” 路德的“因信称义”和加尔文的“信仰得救”,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主要是( ) 《圣经》精神 18 世纪末至 19 世纪初期英、法侵略埃及的两幅图片,下列有关英国人入侵埃及不同于法国入侵埃 及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 ) 英国军队侵入 法军入侵埃及 ,建立 殖民统治 侵略 阿里于 1805年登上了埃及的最高政治舞台
海区洋流分布规律的正确叙述是 A.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B.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C.大陆东岸为寒流,西岸为暖流 D.大陆西岸从低纬向高纬流 21.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正确叙述是 A.洋流①对欧洲西部有减湿作用 B.洋流②对南美洲西岸有增温作用 C. P处因寒暖流交汇形成世界著名渔场 D.美国东岸海域污染物不会影响欧洲西岸 塞拉比斯古庙遗址位于意大利的那不勒斯海岸,这座古庙早已倒塌,只剩下三根大理石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