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镇小学教学楼、食堂、厕所、门卫室重建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奠定了基础,是 XX 区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 四 )是 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摆在突出的位置,提出了新形势下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方针和重大举措,教育部周济部长在《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切实促进教育公平》的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广大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普遍提高的社会,教育是 培养人的崇高事业,在弘扬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推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公平是人发展起点的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公益性原则,保障公民享有良好的教育机会,促进教育公平,对保障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在 XX 区 ,受城乡、地域、资源等因素的影响,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城乡、区域和学校之间的教育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不同群体受教育的机会、层次、质量存在着较大的差别,要改变 XX 区 教育的这一状 况,就必须统筹城乡,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 可满足 人们对 高质量教育的需求 , 改善 城乡、区域和学校之间的教育水平 存在较大差异的现状, 是 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 第 三 章 建设内容及规模 一、建设标准 按照国家发布的《 建筑抗震鉴定标准》 GB5002320 《 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 JGJ1162020 和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 2020 年版 ,本项目对 XX 镇 小学部分校舍 进行 拆除重建 , 重建 后其抗震 设防烈度 必须达到七 度 以上。 二、建设内容及规模 本项目拟对 XX 镇小学校舍 进行 拆除重建,其中拆除建筑总面积为 1690m2, 重建建筑总 面积 为。 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对 XX 镇小学教学综合楼、食堂、厕所 、门卫室 进行 拆除重建(其中教学综合楼重建面积 , 食堂重建面积, 厕所重建面积 , 门卫室重建面积 15m2) , 购置家具、设备共 373 台(套),并完善校舍 室内外装修 、 校园绿化及文化建设。 第 四 章 建设 地址 及建设条件 一、项目建设地址 本项目建设地址 位于 XX 镇小学 校内。 二、建设条件 (一)气候条件 据有关气象资料, XX 市 XX 区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热量和水分资源丰富,具有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冬暖春早、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初夏多雨、盛夏炎热、常伏旱、秋短多连绵阴雨、 无霜期长、温差大、多雾少日照的特点。 降雨多集中于 5~ 9 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 2/3;季风明显,气候具有明显随海拔高度变化的立体规律,是典型的山地气候。 主要气象数据: 气 温 常年平均气温 ℃ 极端最高温度 ℃ 极端最低温度 ℃ 最冷月平均气温 ℃ 最热月平均气温 ℃ 相对湿度 历年平 均相对湿度 79 % 最冷月平均相对湿度 83 % 最热月平均相对湿度 75 % 降 雨 量 历年平均降雨量 mm 最高日降雨量 mm 最大小时降雨量 mm 历年平均气压 Kpa 风速及风向 年平均风速 m/s 最大风速 m/s 基本风压 40 kg/m2 常年主导风向、频率 西南风 、 % 历年平均雷暴日数 天 年平均日照时数 h 无霜期 天 (二)水文条件 项目 区内地下水类 型可分为第四系构散岩类孔隙水及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 第四系土层的孔隙潜水,主要分布于人工填土层中。 经地面调查,区内未见井、泉点出露,表明其地下水较为贫乏。 项目地水文 条件简单, 适合该项目 建设。 (三)工程地质条件 地质构造 项目区内无基岩出露,岩层产状 145176。 ∠ 9176。 ,岩层呈单斜层分布,层序清楚完整,岩体结构类型呈巨厚层状 ~整体状。 未发现断层。 岩层发育二组构造裂隙: 一组:产状 315176。 ∠ 65176。 ,结构面较平,微张 ~闭合,张开 1mm,结合一般,延伸 1m 左右,间距 ~,裂隙不发育。 二组:产状 56176。 ∠ 71176。 ,延伸 1~2m,结构面较平,微张 ~闭合,结合一般 ~良好,间距 ~,裂隙不发育。 地层岩性 项目地上覆土层主要有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 Q4m1)、残坡积层( Q4e1+d1);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 J2S)泥岩及砂岩。 不良地质现象 项目地及邻近未见滑坡、危岩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及塌岸等不良地质现象分布,宜于建设。 (四)地震 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2001 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 附录 A,项目地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三 、 公共设施条件 ( 一 ) 供电 辖区内有 110 千伏变电站 1 座,主变 2 台,容量 8 万千伏安, 35千伏变电站 1 座,主变 2 台,容量 万千伏安。 10 千伏公用配变 147 台,容量 万千伏安。 本项目供电来源为 XX 区供电 分 局。 (二) 供水 本项目给水水源来自于市政自来水管网, 学校内已有供水管道 ,只要就近接入即可,能满足施工需要。 四 、 交通条件 XX 区东邻永川,南、北、西三面与大足接壤,位于成渝高速公路北侧,距 XX 市区 80 余公里,西距成都市 269 公里,大邮高等级公路横贯全境 , 实现了村村通公路 , 交通条件较好。 五 、施工条件 本项目区目前用电主要电力线路为 110KW 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供水由市政管道供应;市政排水主管网已建成。 本项目施工条件优越。 一是道路交通、用电、用水等基础设施和能源供应有保障;二是交通方便,施工材料、设备等可以运至现场,能节约运输费用;三是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便宜,有利于降低施工工资成本;四是建筑材料来源广泛,供应充足。 第 五 章 工程方案设计 一、 设计依据 (一)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 GBJ986; (二)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GBJ503452020; (三) 《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J016212020; ( 四 )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 ; ( 五 )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 ( 六 )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 2001 年修订版 ; ( 七)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 ( 八 )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 ( 九 ) 《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技术指南》 ; ( 十 ) 国家 及地方 颁发的各专业设计规程、规范和设计标准。 二、设计原则 ( 一 ) 满足校舍使用功能需要并保障学生正 常活动安全 , 严格隔离施工区与教学区,实行工程施工封闭管理。 ( 二 ) 考虑建筑节能 , 对结构加固和建筑节能实施一体化改造。 ( 三 ) 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抗震、隔震、减震等新技术提高校舍的综合抗震防灾能力。 三 、 重建 工程方案 (一)设计范围 本项目工程包括 XX 镇小学教学楼、食堂、厕所、门卫室 的 拆除重建 ,以及 重建后对 室内外装修进行恢复和更新。 具体建设内容如下表所示: 单体名称 拆除面积( m2) 重建面积( m2) 层数 结构类别 教学综合楼 1520 3 砖混 食堂 80 1 砖混 厕所 80 1 砖混 门卫室 10 1 砖混 合计 1690 ( 二 ) 拆除 方案 为保证施工安全、降低施工噪音、减少粉尘污染,最大程度保证校园内环境不受影响,确保校园内的正常教学要求 ,本项目 拟采取机械化拆除为主,并由人工配合进行拆除。 ( 三 ) 建筑 方案 本设计以满足该校教育教学要求为主,同时运用现代设计理念,力求创建一个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宽敞明亮、催人奋进、生机勃勃的教学环境,力求建设一所现代化水平高、环境优美的新型学校。 各单体建筑设计同校区的总体环境组织相结合 ,体现 小学校园 的文化气息和优雅环境。 教学楼 教学 楼 共三层,重建建筑面积为 , 平面呈围合形,采用外廊式平面布局模式。 设置 标准教室 、 办公 室、 卫生间 及其他辅助用房。 平面两端均有楼梯上下相通,便于学生日常上下课使用。 设置 安全出口, 使其 满足疏散与消防需求。 水平交通按房间布局功能需要采用单廊形式,既可取得良好自然通风采光效果,又方便交通疏散。 教学 楼 建筑造型力求简洁明快,又富有变化,避免呆板。 教学入口具有可识别性,利用凹凸变化、材质变化在屋顶天际线适当位置作立面造型,局部采用现代气息较强的线条装饰, 体现出建筑物的时代感。 建筑风格上,考虑与 现有建筑物 立面设计风格相吻合,以现代建筑的光亮、明快基调为主,适当点缀现代建筑符号,既统一又分隔,在活泼中有对称,不失庄重的手法,并富有时代气息,将为学校环境空间增辉添色。 食堂 食堂 为单层独立建筑, 重建建筑面积为 , 外立面造型简洁明快,同时呼应校园群体色调,配以大面积玻璃墙面和挑板,形成轻盈精致的建筑风格。 厕所 厕 所为单层独立建筑, 重建建筑面积为 , 配置相应的盥洗池 和 洗手盆 , 设计风格上以简洁的现代风格为主 , 色彩 上与周边建筑、环境相协 调。 门卫室 门卫室 为单层独立建筑, 重建建筑面积为 15m2, 设计风格上以简洁的现代风格为主 , 色彩 上与周边建筑、环境相协调。 ( 四 ) 结构方案 结构设计参数 设计使用年限: 50 年; 结构安全等级: 二 级; 抗震设防类别:重点设防类; 结构重要性系数: ; 抗震设防烈度: 7 度;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 ; 基本风压: Wo=。 结构设计荷 载 楼板装修荷载(包括吊顶): KN/m2; 使用活荷载:教室、办公室、休息室 、卫生间 KN/m2;走廊 KN/m2;楼梯 KN/m2。 上人屋面活荷载: KN/m2 非上人屋面活荷载: KN/m2。 结构形式 本项目的 教学楼、食堂、厕所、门卫室均采用砖混结构。 主要结构材料 柱混凝土强度等级: C35C25; 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C25; 钢筋采用 HPB235 级、 HRB3335 级;。某镇小学教学楼、食堂、厕所、门卫室重建报告(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