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期中检测试卷内容摘要:

派的 创始人。 3分 ( 2)简述他在思想、政治及教育方面的主要观点和成就。 7分 三、列举题: 14 分。 6分 、儒家、道家、法家的代表人物及其在治理国家方面的主张。 8 分 四、材料分析题 : 24 分 ,回答问题: 8分 “上古穴居而野处 ,后世圣人之宫室 ,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 —— 《周易》 原文大意 :上古时代 , 人们住在野外的山洞里。 后来圣人建造房屋,改变了居住环境 ,人们住进去躲避风雨。 分析回答 : ( 1)什么时期什么人开始造房屋 ? ( 2)人类走出洞穴盖房定居有什么重大意义 ? : 8分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大人世及以为礼,成果沟池以为固......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 .... ..是谓小康。 —— 《礼记》 请回答: ( 1)上述资料所讲的两个时代有什么不同。 4分 ( 2)文中 “ 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 是指的哪种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 2分 ( 3)从第二段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