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总复习重点分析内容摘要:
【 专题分类和重点分析 】 五、革命理论 洪秀全:宗教理论 康有为:变法理论 孙中山:三民主义 毛泽东: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邓小平理论 注意:特点、基本内涵、指导的实践及其结果 重点认识:后三大理论的基本内涵、指导的实 践及其结果 【 专题分类和重点分析 】 六、政治民主化的实践 法治意识 政治体制和政治制度 言论自由,选举和被选举,废除特 权,机构改革 民主协商、民主联合 党派政治 ① 党派、团体 ② 中共与民族党派的关系 外交 军事 注意:军事和外交都可以划入政治范畴 重点认识:法律文件、政治制度、民主协商、党派政治、外交 【 专题分类和重点分析 】 七、社会性质的变化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40~1949) 形成过程、特点(经济上、政治上) 新民主主义社会( 1949~1956) 特点 (经济上、政治上) 社会主义社会 〈 初级阶段 〉 ( 1956~ ) 特点 (经济上、政治上) 注意:不同社会的特点是难点 重点认识:半殖半封社会的形成过程、特点 【 专题分类和重点分析 】 八、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近代史上( 1840~1949): 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 现代史上( 1949~1956):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 现代史上( 1956~):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 注意:认识不同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难点 重点认识:不同时期的主要矛盾及其表现 【 专题分类和重点分析 】 九、革命性质的变化 旧民主主义革命(鸦片战争 ~五四运动) 新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以后 ~新中国成立前) 民主革命继续、社会主义革命(新中国成立后 ~。高三历史总复习重点分析
相关推荐
造了儒家思想 ,吸收法家和道家 ,主张君权神授 ,天人感应 .汉武帝采纳改造后的儒学为治国思想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至此 ,儒家为主 (表 ),法家为辅 (里 ),佐之以道的治国思想形成 . 认识 :中国治国思想由儒法道佛组成 .儒家有利缓和矛盾维护统治 ,法家有利加强专制集权 ,道家恢复经济 ,佛道麻醉人民 . 返回 .现代价值 . (1)春秋创立 孔子提出仁 ,礼 ,主张以德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 1999年九届人大正式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 社会主义 民主制度的完善 民主政治建设 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前 起步发展阶段 “文化大革命”期间 曲折发展阶段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制度化、程序化发展阶段 1949年 1956年 过渡时期 建国后中国的历史分期 1956年 1966年 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 1966年 1976年
制 受命中央 督责属县 乡 里 里正 治民,管理财政、司法、狱讼和兵役 三老、有秩、啬夫、游徼 交通要道上十里设一亭 想想议议 : 试比较分封制和郡县制,并说明郡县制的特点 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比较: 相同 : 性质: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目的:都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 不同点 : 分 封 制 郡 县 制 时 代 奴 隶 社 会 封 建 社 会 与中央政府的关系 被分封的诸侯具有一定的
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 是谓 大同。 ” • (夏、商、西周时期) “今大道既隐, 天下为家 ,各亲其亲,各子其子, 货力为己。 大人世及以为礼 ,城郭沟池以为固 …… 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 …… 是谓 小康 ”。 ⑴ 王位世袭制 ( 启 、沿用 近 4000年 )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商王 相、卿士 卜、祝、史 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