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摘要:
( 1)据材料一分析均田制推行的原因。 ( 2)据材料二指出均田制实施的作用。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构成 封建土地国有制 封建土地私有制 地主所有制: 农民所有制: 地主庄园经济 小农经济 主要形式 租调制 均田制与赋役制密切联系。 均田令公布后,北魏又制定了新的租调制。 均田农户除丁男负担征戍、杂役外( 调 ),一夫一妇出帛或出布一匹,粟二石( 租 )。 这一制度使农民负担大为减轻,许多受庇于豪强的农民也纷纷转向政府,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三长制 为 配合均田制 的推行,强化 对地方的控制 ,486年,魏孝文帝采纳大臣李冲的建议,实行三长制。 规定:五家设一 邻长 ;五邻设一 里长 ;五里设一 党长 ,选择本乡 “ 强谨 ” 的人充当。 三长制是北魏 基层行政组织。 其职责是检查 户口 ,征收 赋税 ,征发 兵役和徭役 ,推行 均田制。 三长制的推行一是健全了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体制,保证了国家对人民有效地控制,二是有利于推行均田制。 整顿吏治 原因: 官商勾结,贪污成风,影响政府收入,激化矛盾 措施 任期不固定,由政绩决定 严惩贪官污吏 推行俸禄制,由国家统一筹集 作用 缓和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 减轻官吏对百姓的掠夺 巩固北魏政权的稳定 有利条件: 迁都洛阳 措施 易胡服 说汉话 改汉姓 胡汉联姻 作用: 促进了鲜卑与汉族的民族融合 革除旧俗 扩大汉族官员比例 迁都洛阳 原因 减少改革的阻力 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 过程: 493— 495年 平城 洛阳 意义: 有利于促进鲜卑族汉化及民族融合 进一步学习汉族先进的文化 根本 迁都洛阳 平城 洛阳 材 料 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 崤(崤山)函(函谷关)帝宅,河(黄河)洛(洛阳)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高三历史北魏孝文帝改革
相关推荐
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人民性 广泛性 社会主义民主 人民民主专政 民主集中制 第二节 • 了解 “ 文化大革命 ” 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 一、中共八大的探索 • 二、 文革 • 1.原因:民主法制不健全 • 2.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 革命委员会 人大制度和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被破坏 • 3.说明:重要性、必要性和艰巨性 • 4.
≠会阅读 理论阐释: 学生在明确阅读目的的基础上,通过思维参与、动机激发 —— 通过阅读者与信息载体之间的对话、交流、验证,达到预期阅读效果的过程,它包括 确立学习目标、对自主学习过程进行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等,这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基础,对深化教材,理解教材的隐性知识非常有帮助。 实践论证: 阅读不是简单的 浏览 ,更不是漫无目的的 扫视 ,它是一种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流和方法的互动。 确定主题
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 是谓 大同。 ” • (夏、商、西周时期) “今大道既隐, 天下为家 ,各亲其亲,各子其子, 货力为己。 大人世及以为礼 ,城郭沟池以为固 …… 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 …… 是谓 小康 ”。 ⑴ 王位世袭制 ( 启 、沿用 近 4000年 )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商王 相、卿士 卜、祝、史 师
there is no Start Menu from Windows. Yes, there is no Start button in the lower left corner, and this might be a real puzzle of many Windows users. Also, many users have had a problem to get used to
不把遥控器对准电视机的控制窗口,按一下按钮,有时也可以控 制电视机。 这是利用了 ___________。 19.温泉的开发是人们利用地热的一种形式,冬天,温泉水面的上方笼罩着一层白雾, 这是水蒸气遇冷 形成的小水滴;雪花飘落到池中立刻不见踪影,这是雪花 成水融入温泉水中(填物态变化名称)。 生活中,人们常用酒精棉球擦发烧 病人的额头为他降温,这是利用酒精在蒸发过程中 (填 “ 吸 ” 或 “
76。 , 若 MP和 NQ 分别垂直平分 AB 和 AC, 则 ∠ PAQ的度数是 __________. 18. 如图,七星形中∠ A+∠ B+∠ C+∠ D+∠ E+∠ F+∠ G= 13 题 BEADGC F17题 18题 15题 EACBD 三、解答题(共 66分) : (每题 4 分,共 12 分) ( 1) 5( a3) 413( a6) 2 ( 2) 7x4x 5(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