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册第六单元练习内容摘要:
B.为之奈何。 译:怎样对付这件事。 C.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译:于是有所寄托,不受约束,放纵无羁的生活。 D.请息交以绝游。 译:让我同外人(指官场的)断绝交游吧。 22.从句式特点看,选出归类正确的一项 ①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③大王来何操 ④沛公安在 ⑤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⑥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④/②③/⑤⑥ 新沂一中 06 届高复班语文教案 第 3 页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③/②④/⑤/⑥ 23.选出对加点字的解释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 A.大阉亦逡巡畏义, 非常 之谋难于猝发。 B.而世之奇伟、瑰怪、 非常 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C.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 非常 也。 D.仆与足下同受 非常 之遇,救护之责,非独足下。 24.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 作者司马迁与同时代的司马相如 并称“两司马”。 B.“序”是一种文体,它是附着在正文前来对正文进行介绍、评价和陈述写作宗旨或记读后感的文章。 C.陶渊明的典型意义在于他是中国土大夫精神上的一个归宿,不为五斗米折腰也就成了中国世大夫精神世界的一座堡垒。 D.秦时称“山东”,指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地区,与今天所说的山东大致相同。 2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余威震于 殊俗 殊俗:边远的地方。 B. 若属 皆且为虏 若属:你们这些人。 C. 俯仰 之间,已为陈 迹 俯仰:顷刻,表示时间很短。 D.舟遥遥以 轻飏 轻飏:轻轻地飘荡。 2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或 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 怀良辰以孤往, 或 植杖而耘籽 B. 具 以 沛公言报项王 农人告余 以 春及 C. 践华为城, 因 河为池 因 击沛公于坐 D.良将劲弩守要害 之 处 曾不知老 之 将至 2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亦 崎岖 而经丘 B.践华为城,因 河 为池 C.以 致 天下之士 D. 山东 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2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方式相同的一组是 A. 眄庭柯以 怡 颜 群 贤 毕至,少长咸集 B. 园 日 涉以成趣 南 取百越之 地 C. 刑 人如恐不举。第一册第六单元练习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第一学期初三数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②、设方程的两个根为 x1,x2如果 2( x1+x2) x1x2,求 k的取值范围。 ( 6分)画图:( 1)已知一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和腰长,求作等腰三角形。 ( 2)已知:点 C 是∠ AOB 的边 OB上的一点,过点 C 作 OA的垂线 PC,与 OA交与点 P,在 PC上求作一点 Q,使该点到∠ AOB 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 5分)如图,在平形四边形 ABCD中, E、 F是对角线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历史试题(卷)
建立北魏政权幵统一黄河流域的是( ) A、鲜卑族 B、匈奴族 C、羌族 D、氐族 1“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这是形容( ) A、顾恺乊的绘画 B、中国武术 C、石窟艺术 D、王羲乊的书法 1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是( ) A、《汉书》 B、《兰亭序》 C、《女史箴图》 D、《洛神赋图》 1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到( ) A、长安 B、许 C、洛阳 D、殷 1下面几位科学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