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清流20xx-20xx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阶段考试地理文试题内容摘要:

) A.夏季日照时间长,雨热同期 B.工业基础好,生产的机械化程度高 C.光照充足,热量条件比 ④ 地好 D.土壤肥力高,农产品的商品率高 党的十八大指出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 读“ 2020年我国甲、乙两省区部分农作物的播种面积 (千公顷 )比较表” ,回答 31— 33题: 地区 稻谷 小麦 甘蔗 甜菜 甲 乙 31. 甲、乙两省区分别是 ( ) 、海南 、广东 、宁夏 、上海 32. 甲省区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是 ( ) 33. 乙省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 读世界主要小麦生产国产量变化图。 据此回答 34— 36题。 34.本世纪以来,导致中国小麦年产量持续下降的原因最可能是( ) A.气候变暖,病虫害增多 B. 城市化加快,耕地面积减少 C.流水冲刷,土壤肥力下降 D. 国内价格下降,种植面积减少 35.美国小麦年产量一直比加拿大高的主要原因是( ) A.种植面积大 B.人口数量多 C.气候温暖湿润 D.黑土土壤肥沃 36.当澳大利亚的小麦处于收割季节时( ) A.南极昆仑站出现极夜现象 B.在北京观察到日出东北 C.青海湖中鸟岛聚集大量候鸟 D.上海的昼长短于广州 下图表示某企业厂址与原料和产品运费的关系,等值线数值表示每万元产值的运输费用。 读图完成 37— 38题。 ( ) A.饮料厂 B.制糖厂 C.电子装配厂 D.化工厂 、乙、丙、丁地理位置的共同特点是均靠近 ( ) A.商业区 B.河谷 C.交通干线 D.原料地 我国提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下图为“我国农业‘七大主产区’示意图”,下表反映我国某农作物的主产省区 1985~ 2020年种植面积的变化 (单位:千公顷,“-”表示种植面积减少 )。 读图表完成 39— 42 题。 “七大主产区”农业生产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东北平原降水较少,生长季节较短 B.华南主产区纬度低,可以一年一熟或两熟 C.黄淮海平原主产棉花、冬小麦等农作物 D.汾渭平原水热条件优越,将建成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七大主产区”存在问题及其主要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 )。 A.河套灌区:土地盐碱化 —— 植被破坏 B.长江流域:水旱灾害 —— 季风气候 C.东北平原:黑土退化 —— 工业污染 D.汾渭平原:耕地面积减少 —— 水土流 失 ~ 2020年,该农作物生产区空间分布的变化特点为 ( )。 A.由东向西再向南 B.由南向北再向东 C.由南向北再向西北 D.由北向南 ( )。 ①劳动力价格 ②市场距离 ③国家政策 ④热量条件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自 20 世纪 60 年代,甲国开始在邻近乙国边境的地区设立边境工业区,吸引乙国的企业来此投资建厂,并从乙国进口 原料和零部件,加工、组装成品后再销往乙国。 目前,这些边境工业区已发展成规模不等的工业中心 (见下图 )。 据此完成 43— 44题。 43.据图文资料推断,与乙国相比,甲国 ( ) A.劳动力价格较低 B.技术水平较高 C.消费市场较广 D.资金较雄厚 44.影响甲国边境工业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是 ( ) A.廉价劳动力 B.交通运输 C.研发能力 D.环境质量 读 “ 某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示意图 ” ,回答45— 46题。 45.从城市略图中可以看出该城市早 期 ( ) A.沿铁路延伸 B.沿垂直于公路走向的方向延伸 C.受地形的影响 D.沿河流延伸 46.从 1980年到 2020年,图示城市空间 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矿产开发和人口数量的变化 B.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 C.生活方式和消费水平的变化 D.地表形态和河流径流的变化 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