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中国区域史内容摘要:
流域东端最重要的商业城市,尤其是唐后期,扬州是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经济地位超过长安、洛阳,称之为 天下之盛,扬为首。 造船业、铜镜业等部门较为发达。 有繁华的夜市。 扬州也是与韩国、日本进行双边贸易的重要港口。 明州(今浙江宁波)是造船业中心。 1 1127年,赵构在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称帝,后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南宋人口曾达到百万。 1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由北移到南方,江浙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有 苏湖熟,天下足 的谚语。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之说。 1南宋时棉纺业的兴起,标志着棉布逐渐取代麻布,成为主要衣被原料。 元朝黄道婆从海南将黎族人民的先进棉纺织技术带回松江,松江成为全国棉纺织业的中心。 江南一批小镇地因此而迅速发展。 1元朝时,杭州是南方最大的商业和手工业中心。 刘家港(今江苏太仓)是最主要的粮食北运港口,大规模的海运起点。 1 1368年,朱元璋称帝,国号明,以应天为南京。 1郑和下西洋出发地主要在刘家港(今江苏太仓)。 1明朝戚继光在浙江台州九战九捷,取得抗倭斗争的重大胜利。 明代浙江嘉兴使用新式 纱绸机 , 制造尤工,擅绝海内。 分工细密,江南 织造尚松江,桨染尚芜湖。 明中期以后,江南一些地区的纺织业发展成为手工工场,如苏州地区。 这说明稀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清康熙年间,南京出现拥有五六百张织机的丝织工场。 南京也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 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 清朝设江苏和浙江两个行省管辖长三角地区。 上海属江苏行省。 二、近代史: 鸦片战争中,葛云飞、郑国鸿、王锡朋在浙江定海,裕谦在浙江镇海,陈化成在上海吴淞。 海龄在江苏镇江英勇抗击英军入侵。 《 南京条约 》 开放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鸦片战争后江苏松江、太仓一带的棉纺织业首先受到冲击, 松太布市,销减大半。 东南地区成为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主要地区。 上海是外国侵略者最早在中国建立租界的地方。 1853年,英法美侵略者借镇压上海小刀会起义之机 ,夺取了上海海关管理权;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推广到各通商口岸。 《 天津条约 》 增开了南京、镇江为通商口岸,至此长三角地区的通商口岸达到了四个。 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改名天京。 1856年天京变乱,太平天国元气大伤。 洋务派在上海兴办的主要企业:李鸿章成立江南制造总局(军工)、上海轮船招商局(民用)。 民族工业: 1866年方举赞、孙英德在上海创办发昌机器厂,后被英商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 1912年荣宗敬兄弟在上海创力了福新面粉公司,此后又经营纺织业,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纺织业资本家。 梁启超在上海担任 《 时务报 》 主笔期间,发表了 《 变法通议 》 等论文。 指出实行变法才是救亡图存的唯一出路。 20世纪初,上海成为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中心之一。 1 1912年,中华民国宣告成立,定都南京。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 《 新青年 》 ,标志着新文化运动兴起。 1 1919年 6月后,上海工人罢工,五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了上海。 1 1920年,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在上海成立,陈独秀任书记。 1921年 7月 23日,中共 一大在上海召开。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922年7月,中共 二大 在上海召开,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1 1925年 5月,日本帝国主义在上海制造了 五卅惨案 ,引发了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潮 五卅运动。 中共领导成立了上海工商学联合会。 1 1927年,为迎接北伐军进入上海,上海工人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 第三次起义由陈独秀、周恩来亲自指挥取胜。 1 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制造了 四 一二 反革命政变。 4月 18日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 1 1932年日军进攻上海制造 一 二八事变 ,爱国将领蔡廷锴、蒋光鼐指挥十九路军奋起反抗。 国民政府不支持抗战,与日军谈判,签订了丧权辱国的 《 淞沪停战协定 》。 1 1932年底,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在上海成立。 1 1937年,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史称 八 一三 事变。 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宣言,表示要 抵抗暴力 ,随之组织了抵抗日军侵略的 淞沪会战。 1937年 12月 13日,日军攻陷南京,制造了 南京大屠杀。 2 1938年 12月,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敌,1940年 3月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 日伪在上海成立了 特工总部 ,残害抗日爱国志士。 2 1947年 5月 20日,上海、南京、杭州等地区的学生齐聚南京,联合举行示威,遭反动军警镇压,史称 五二 0血案。 2 文革 期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2 1984年,国家开放上海、南通、宁波等。 1985年开放长江三角洲地区。 1991年开放上海浦东地区。 建成了上海宝山钢铁公司。 西藏地区 一、古代史: 。高三历史中国区域史
相关推荐
城的布局和特点:布局整齐 , 街道宽阔。 城内有坊 、 有市 , 市坊分开。 ④明清北京城 ——1417年明政府开始营建北京, 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 布局有三重,从里到外依次是宫城、皇城和京城。 特点:突出皇权。 ( 2020奥运关注北京) 3 (三)重点问题延展 : 们的文化遗产。 ① 在中国历史上,许多运河都是分裂时期的历史产物。 ②
战时和 东汉 有战有和 和 南匈奴向汉称臣,与汉人杂居 战 窦固、窦宪先后打败北匈奴 关系表现 关键词:秦汉时期、游牧民族、单于、北方 与匈奴有关的将领: 蒙恬、卫青、霍去病、窦固、窦宪 影响匈奴历史的单于:冒顿、呼韩邪 匈奴兴衰过程: 战国 秦汉 东汉初年 汉末魏晋 兴起 统一 分裂 逐步消失 战争的影响 匈奴非正义。 掠夺、侵扰 秦汉正义。 维护、保证 负担 明妃出塞图 明 仇英 绘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为辛亥革命奠定了经济和阶级基础,而且还从根本上瓦解了封建经济基础。 19世纪 60、 70年代世界上封建国家掀起的走向近代化的三大改革运动 日本的明治维新、俄国的 1861年改革、中国的洋务运动 ⑴结局 日本 —— 实现民族独立 , 走上富国之道 ; 俄国 ——仍然落后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 中国 ——依然是任人宰割的双半国家
789年 7月~1792年 8月 君主立宪派 :代表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利益 ① 制宪会议 宣布废除封建制度 ,取消教会和贵族的特权。 ②颁布《 人权宣言 》 , 揭示了 天赋人 权、自由、平等的原则。 ③ 1791年宪法 规定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对法国进行了资本 主义性质的 初步改造 ,运用立法手段确立了许多资本主义社会的 根本原则。 1792年 8月~1793年 6月 吉伦特派
6O;化合物 G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化合物 K是一种白色沉淀。 ( 1) 化合物可能的结构简式为 A , E , K。 ( 2)图中所示反应① 、②、③的类型: ① ② ③。 ( 3)化合物之间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H→K。 C→E。 C+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