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内容摘要:

强一定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⑴ 、⑸、⑹、⑺、⑻ 小结:化学平衡的标志 ① 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 ② 各成分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③ 各物质的浓度不变 ④ 各物质的转化率不变 ⑤ 对于气体计量数和前后不相等的反应, 压强保持不变 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 A2(气 )+B2(气 ) 2AB(气 )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 A B AB的浓度不再变化 (B) 容器中的压强不再随时间变化 (C) 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ol的 A2同时生成 2n mol的 AB (D) A B AB的浓度之比为 1:1:2 AC 四、化学平衡移动 对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以后,反应条件 (如温度、压强、浓度等 ) 发生改变,平衡混合物里各组分的浓度也 就随着改变而达到新的平衡状态,这个过 程叫做 化学平衡移动。 化学平衡移动的根本原因:外界条件 改变,引起 ひ 正 、 ひ 逆 发生改变,且: ひ 正 ≠ ひ 逆 ≠ 0,造成化学平衡移动。 五、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 浓度: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 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都可使化学平衡向正 反应方向移动;反之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压强: 对于反应前后气体总体积发生变化的可逆反应,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向气体体 积缩小的方向移动;反之,化学平衡向气体体积增 大的方向移动。 其他条件不变时,压强增大, ひ正 、 ひ逆都提高,但气体体积之和大的反应速率增大的幅度更大。 N2(g)+3H2(g) 2NH3(g) 压强对平衡的影响, 只考虑对参加反应的 气态物质 的影响。 H2(g)+I2(g) 2HI(g) 温度: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升高温度, 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降低温度, 化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升高温度,吸热反应方向的速率增大的幅度更大。 降低温度,吸热反应方向的速率降低的幅度更大。 N2(g)+3H2(g) 2NH3(g);△ H< 0 催化剂 对化学平衡移动无影响,它的使用能 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即反应速率改 变但仍然相等),可以改变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所 需要的时间。 正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缩短 反应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 t1 t2 t 产物含量 使用催化剂 勒夏特列原理: ——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若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 条件 (浓度、压强、温度 ), 平衡就向能够 减弱这种改变 的方向移动。 课堂练习: 反应 X(g) +Y(g) 2Z(g) (正反应放热 ),从正 反应开始经 t1时间达到平衡状态,在 t2末由于条件 变化,平衡受到破坏,在 t3时达到新的平衡,下图 表示上述反应过程中 物质的浓度与反应时 间的变化关系,试问 图中的曲线变化是由 哪种条件的改变引起 的。 ( ) A、增大 X或 Y的浓度 B、增大压强 C、增大 Z浓度 D、降低温度 D下图表示可逆反应: A(g) + B(g) C(g),当增大压强时, 平衡由 a点移动到 b点,正确的曲线是( )。 BD 对于可逆反应 : A(g) + 2B(g) 2C(g); △ H> 0,下列图像 中下列的是( )。 如图曲线是在其他条件一定时,反应: 2NO2 N2O4 ; △ H O中, NO2最大转 化率与温度的关系曲线。 图上标有 A、 B、 C、 D、 E 5点,其中表示 未达到平衡状态且 ひ (正 )ひ (逆 )的点是( ) ( A) A 或 E ( B) C ( C) B ( D) D B 可逆反应: mA(S) +nB(g) pC(g);△ H< 0 在一定温度的密闭容器中进行, B的 体积分数 (VB%)与压强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m + n p ( B) n p ( C) n p ( D) x点时 : ひ (正 )ひ (逆 ) C D对于反应: 2A+B 2C在反应过程中 C的 百分含量随温度变化如右图所示,则: ⑴ T0对应的 V正 与 V逆 的关系是 _____________. ⑵ 正反应为 _________热反应 . ⑶ A、 B两点正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 是 ________________. ⑷ 温度 TT0时, C%逐渐增大的原因 是 _______________. C% T0 T 0 B A C T 六、等效平衡问题及解题思路 等效平衡的含义 在一定条件 (定温、定容 或 定温、定压 ) 下,只是起始加入情况不同的同一可逆反应 达到平衡后,任何相同组分的分数 (体积、物 质的量 )均相同,这样的化学平衡 互称等效平衡。 等效平衡的分类 ⑴ 、定温、定容条件下的等效平衡 I 类 : 对于一般可逆反应,在定 T、 V条件下, 改变起始加入情况,只要按可逆反应的化学 计量数比换算成平衡式左右两边同一边物质 的量与原平衡起始量相同,则两平衡等效。 Ⅲ 类: 对于一般可逆反应,在定 T。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