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分析内容摘要:

求,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实验技能的考查,注重考查学生的几本物理学素养和对物理知识的整体构建;在三维目标的考查上,既考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落实,又力求体现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渗透;试题在保证知识覆盖面的前提下,对重点知识作了重点考查,例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牛顿第二定律”、“受力分析”、“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纸带分析”、“图像法”等;严格控制试题难度,保证了易、中、难三种试题所占比例约为 7∶ 2∶ 1,很好地实现了全卷约为 数。 3.选题平稳,适当创新 试题在整体设计上以往年的学业水平考试试卷和模块考试试卷为常模参照,力求在稳定中创新。 例如选择题第4小题,就是利用去年市统考模块测试卷的图像,重新编制选项;实验题第 17小题,是利用教材 《 学生实验 》 中“怎样做好物理实验”的素材编制而成;计算题第 21小题是利用“滑滑梯”来创设情境,考查物体在斜面上的匀速运动和匀变速运动的动力学知识。 试卷的编制试图谋求对学业考试水平上物理课堂教学起引导作用,在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三、试题选析 第一大题:选择题 第 4小题的错误反映学生对图象观察分析能力差,对相关概念的认识和理解不全面、不深入。 有 30人选 B选项“物体第一秒末的速度等于第三秒末的速度”,说明对速度的矢量特征也就是“方向性”认识不足;有 20人选 D选项“物体在第 4秒的位移大小为 0”,说明对“前 4秒”和“第 4秒”的理解和比较不到位。 出错较多的题依次是第 6小题。 其中第 4小题的正确率为 %; 第 5小题的正确率为 %。 第 5小题有 20人选择 B选项“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能发生力的作用”,说明对“力的产生条件”认识不足。 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能发生力的作用;有 13人选择 C选项“平衡力一定作用在一个物体上”,说明对“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