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益阳市20xx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解析内容摘要:
的效率,下列措施不能提高热机效率的是( ) A.让燃料与空气混合 充分,使燃料燃烧得比较完全 B.在设计与制造热机时要不断改进与创新,以减少能量的损失 C.尽量减少热机内部各部件间的摩擦 D.尽量增加热机的工作时间 【考点】 GL:热机的效率.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热机的效率的概念.热机的效率是指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比值越大,效率越高. 【解答】解:热机效率是指热机有效利用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所以减少热量的损失可以提高热机的效率.所以使燃料充分燃烧、减少废气带走的热量、减少热机部件间的摩擦都可以减少热量的损失,提高效率.故 ABC正确; 增加热机的工作时间,并不能减少热量的损失,所以不能提高热机的效率,故 D错误. 故选 D. 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 s s2,电流表、灯泡 L1和 L2均能正常工作.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关 s1闭合, s2断开,电源外部电流流向为 a→b→c→d B.开关 s s2都闭合,灯泡 L1和 L2并联 C.开关 s s2都闭合,通过灯泡 L1的电流一定大于通过灯泡 L2的电流 D.闭合 s s2中任意一个开关,都会有灯泡发光 【考点】 HE:电流的方向; HT: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 【分析】 ( 1)在电源的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经过用电器回到负极; ( 2)把几个用电器首尾相接,连入电路是串联,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14 把几个用电器首首相接、尾尾相接,再连入电路,就是并联,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 3)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的和; ( 4)并联电路干路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支路开关控制本支路. 【解答】解: A、由电路图可知,开关 s1闭合, s2断开,电源外部电流流向为 d→c→b→a ,故 A错误; B、由电路图可知,闭合开关 S1和 S2, L1与 L2首首相 连、尾尾相连,两灯是并联的,故 B正确; C、开关 s s2都闭合, L1与 L2并联,由于不知道两灯泡的情况,不能判断通过灯泡 L1的电流与通过灯泡 L2电流的关系,故 C错误; D、开关 s1在干路上,控制所有用电器,开关 s2控制灯泡 L1,故只闭合 S1,灯泡 L2发光, ss2都闭合,两灯泡都发光,只闭合 s2的两灯泡都不发光,故 D错误. 故选 B. 9.下列有关生活用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家庭电路中用电器与插座是串联的 B.使用螺丝刀形状试电笔时,手指不能接触其顶部的金属帽 C.发生触电事故时,不能用手去 拉触电者,而应先切断电源 D.电能表只准接在空气开关之后 【考点】 IV:安全用电原则. 【分析】( 1)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是并联的; ( 2)要掌握测电笔的使用方法:在使用时,将手的一部分接触笔尾金属体,用笔尖接触被测的导线; ( 3)当有人触电时,必须先切断电源,再实施救治; ( 4)据家庭电路的构成可知,电能表应该安装在空气开关前面. 【解答】解: A、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是并联的.插座就是插接用电器的,所以用电器应与插座并联,故A错误; B、使用试电笔时,如果手指碰不到其顶部的金属帽,氖管就不会发光,测电笔无法 正常工作,故 B错误; 15 C、家庭电路中的触 电,都是人体直接或间接与火线接触造成的;在家庭电路发生触电时,应当立即切断电源,迅速使触电人脱离带电体,故 C正确; D、据家庭电路的构成可知,家庭中的电能表应该安装在空气开关前面;故 D错误. 故选 C. 10.如图所示,在通电螺线管(导线中箭头表示电流方向)附近放置的小磁针(黑端为 N极),静止时其指向正确的是( ) A. B. C. D. 【考点】 CB:安培定则. 【分析】用右手螺旋定则 判断出通电螺线管的磁极,再由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判断小磁针静止时的磁极指向. 【解答】解: A、根据安培定则可知,通电螺线管 N极在右端,由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小磁针左端为 S极,右端为 N极,故 A正确; B、根据安培定则可知,通电螺线管 N极在上端,由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小磁针上端为 S极,下端为 N极,故 B错误; C、根据安培定则可知,通电螺线管 N极在左端,由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小磁针左端为 S极,右端为 N极,故 C错误; D、根据安培定则可知,通电螺线管 N极在左端,由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小磁针左端为 S极,右端为 N极,故 D错误. 故选 A. 11.关于电磁波与信息技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C.可见光不是电磁波 D.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手机既能发射电磁波,也能接收电磁波 【考点】 D2:电磁波的传播. 16 【分析】( 1)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 2)波长、频率、波速的关系是 c=λf ,电磁波的波速一定,频率与波长成反比; ( 3)电磁波包括短波、中波、 长波、微波、光波、各种射线等; ( 4)移动电话就是靠发射和接收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解答】解: A、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 A错误; B、根据波长、频率、波速的关系式 c=λf 可知,波速 c=3 108m/s 不变,波长越短,则频率越高,所以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同,故 B正确; C、光属于电磁波,可见光当然是电磁波,故 C错误; D、手机既可以发射电磁波,也可以接收电磁波,故 D错误. 故选 B. 12. 2017年 5月 18日中国国家地质局向全世界宣布:中国在南海勘探开采可燃冰的试 验取得全面成功.这标志着我国可燃冰开采技术领先世界各国.可燃冰是由甲烷为主的成分组成,外观象冰且遇火即可燃烧.下述关于可燃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可燃冰含有大量的热量 B.可燃冰的热值高且使用方便 C. 可燃冰是可再生能源 D.因为开采需要消耗能量,所以可燃冰是二次能源 【考点】 GJ:燃料的热值; G3:热量的概念; K2:能源的分类. 【分析】( 1) 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 2)可燃冰外观象冰且遇火即可燃烧; ( 3)可以在自然界中源源不断的获得的能源叫可再生能源;如风能 、水的动能、太阳 能、生物质能; ( 4)无法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必须通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得到的能源叫二次能源. 【解答】解: A、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转移能量的多少,燃料的性能只能用热值来描述,故 A错误; B、完全燃烧 1m3的 “ 可燃冰 ” 释放的能量,与 164m3天然气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相当,所以“ 可燃冰 ” 的热值大,可燃冰遇火即可燃烧,所以可燃冰使用方便,故 B正确; C、 “ 可燃冰 ” 开发使用后,会越来越少,不可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是不可再生 17 能源,故 C错误; D、 “ 可燃冰 ” 直接从自然界获取的能源,是一次能源, 故 D错误. 故选 B. 二、填空题(每空 2分,共 20分) 13.一件 200kg 的冰雕作品熔化成水后其质量为 200 kg,体积是 m3.(水的密度为 103kg/m3) 【考点】 2B:密度公式的应用. 【分析】( 1)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状态无关;。湖南省益阳市20xx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解析
相关推荐
定宪法公私之分 C.倡民主、谈科学、写白话文 D.提高中华 民族的心理和文化素质 19.林则徐在其《秦稿》中称:“闻该国现系女主,„„惟其贸易夷商,向在他国往往争占 马 (问“码” )头,虽无国主之命,亦可私约兵船前往攻夺,得一新地,则许出赀之人取利三 十年,乃归其主,故于贸易之处,辄起吞并之心。 ”这说明林则徐已觉察到英国 ( ) A.政治制度的先进 B.对外通商的愿望 C.殖民扩张的意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现将图一实验中的浓度由图二中的 G点浓度下降到 F 点所示的浓度,则要图一中的 D点将 ________移。 ( 3)对乙植物来说,当光照强度为 4千勒克斯时,一个叶肉细胞中气体交换情况对应右图中存在的箭头有(填序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从图三可知,有机物合成终止于
某年渤海沿岸发生了一次较强风暴潮,这次风暴潮是由低压系统、向岸风共同引起的,海水涌向陆地,给沿岸地区造成较大损失。 读下图,回答 11题。 4月 14日 20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单位: hPa) 11.据图所示气压分布状况判断,当时受风暴潮影响最严重的地区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第 II卷 非选择题(共 160分 ) 第 3638题为地理部分,第 3941 题为历史部分,第
14 分) 如图 1,直线 1yx与抛物线 22yx 相交于 A、 B两点,与 y 轴交于点 M, M、N关于 x 轴对称,连接 AN、 BN. ( 1)①求 A、 B的坐标; ②求证:∠ ANM=∠ BNM; ( 2)如图 2,将题中直线 1yx变为 ( 0)y kx b b ,抛物线 22yx 变为2 ( 0)y ax a,其他条件不变,那么∠ ANM=∠
) ① 文化引导和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 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③ 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和发展的主体 ④ 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中华文化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源泉。 下列选项中 体现文化交流与融合重要性的是 ( ) ①独弦不成音,独木不成林 ②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③孤芳独自,不如集众芳以为美 ④己所欲,施于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16. 在 △ ABC 中, A=6 , D 是 BC 边上任意一点( D 与 B, C 不重合),且|AB |2=|AD |2+BD DC ,则有角 B= . 三、解答题( 请 写出必要的步骤与过程,共 70 分) 17. ( 本小题满分 10 分) 已知 sin == 53 ,求:)()2()2()2()23()23(22c o sc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