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货币价格和消费内容摘要:
.价值规律要求实行等价交换,所以每一次商品交换商品的价格和价值都相符合。 ( )( 由于供求关系不断变化,供不应求时,价格高于价值;供过于求时,价格低于价值。 所以,并不是每一次交换价格与价值都相符合,等价交换只存在于交换的平均数中 ) 5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没有影响。 ( )(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影响比较小,不是没有影响 ) 题说考点 [ 2020 高考会这样考 ] 2020 年高考应重点掌握以下命题点:影响价格的因素;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价格变动对生产、需求和消费者的影响等。 考查形式既可能是选择题,也可能会出现主观题。 命题点四 影响价格的因素 4 . 2020 年全国土地出让成交总价款 万亿元。 近两年,房地产热度不减,土地价格居高不下。 这表明 ( ) A .供求变化必然导致物价上涨 B .商品的价格受市场需求的影响 C .供求是物价变动的唯一影响因素 D .价值是物价变动的唯一影响因素 B 解析 由于房地产热度不减,导致土地价格居高不下,说明了供求关系影响价格, B 项符合题意。 A 、 C 、 D 三项说法错误。 命题点五 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5 .某商品生产部门去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 1 件商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260 元。 该部门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 3 0 %。 假定甲生产者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 2 件商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甲生产者 1 小时内创造的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为 ( ) A . 3 6 4 元 B . 400 元 C . 5 2 0 元 D . 776 元 解析 题目考查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计算甲生产者 1 小时内创造的价值总量,要先计算出单位商品的价值量: 260 247。 (1+ 3 0 % ) = 2 0 0 元,再计算出价值总量 2 0 0 元 2 = 4 0 0 元。 B 命题点六 影响价格的因素和价格变动的影响 6 .下列描述中理解下边函数图像由 Q1点到 Q2点运动正确的是 ( ) ① 该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从增加到减少 ② 该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从减少到增加 ③ 该商品处于卖方市场 ④ 该商品因价格上升而扩大生产规模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解析 从图中看出,从 Q 1 到 Q 2 商品的价格上升,供给增加,处于卖方市场, ③④ 符合题意。 该商品的供给增加,其互补商品需求量会增加,替 代商品需求量减少, ①② 说法错误。 答案 C 考点三 消 费 主干整合 1 . 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 1 ) 根本因素:经济发展水平。 ( 2 ) 主要因素:居民收入和物价水平。 内容 居民收入 物价水平 其他因素 表 现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①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居民消费水平与当前收入成正比。 ② 居民消费水平与未来收入预期成正比。 ③ 居民收入差距大小与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成反比 其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 一般说来,物价水平与购买力成反比 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包装、广告、购买方式、服务态度等 启 示 ① 国家要大力发展经济,保持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增加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差距。 ② 个人要通过自己的知识和劳动,增加个人收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 企业要使自己的产品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就必须考虑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包装、售后服务等 ( 3 ) 主观因素:消费心理。 消费心理主要有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和求实心理。 2 . 消费类型和消费结构 ( 1 ) 消费类型: ① 按消费对象: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② 按交易方式: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 ③ 按 消费的目的: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 ( 2 ) 消费结构:通过恩格尔系数来体现。 恩格尔系数减小,通常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其发展的趋势是,基本生存资料的消费比重逐步下降,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消费比重逐步增加。 3 .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做理性的消费者,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4 . 生产与消费 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归纳提升: 扩大居民的消费需求 原因: ( 1 ) 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在国外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有利于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就业,降低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 ( 2 ) 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 措施: ( 1 ) 作为国家: ① 最根本的途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居民收入。 ② 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保持供给平衡,保持物价稳定。 ③ 政府要完善分配制度,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初次分配与再分配领域都要注重公平;统筹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差距,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④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居民的消费信心。 ⑤ 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加快消费结构升级。 开发利用国内、国际市场,尤其是开拓农村市场,充分发挥消费对生产的促进作用。 ⑥ 政府要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依法制裁各种违法行为,为消费者创设良好的消费环境。 ( 2 ) 作为企业:要提高产品质量,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搞好售后服务,使自己的产品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 3 ) 作为个人,要通过自己的知识和劳动,增加个人收入。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 易错警示 ] 1 . 消费结构是指食 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 )( 消费结构是指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 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收入的增加,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不断降低,食品支出越来越少。 家庭消费以享受资料消费为主。 ( )( 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越来越小,越来越注重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 3 .从众心理、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都是不可取的。 ( )( 盲目从众不可取、过分标新立异是不值得提倡的 ) 4 .贷款消费属于超前消费;适度消费就是限制消费。 ( )( 如果贷款消费是依据国情及自身实际 ,并且未来有还贷的能力,就属于适度消费。 适度消费既反对铺张浪费,也反对过于节俭 ) 题说考点 [ 2 0 1 2 高考会这样考 ] 2 0 1 2 年高考极有可能结合具体实例,以选择题的形式从以下角度考查:结合收入分配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和物价上涨问题考查影响消费的两大因素;结合热点问题考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以国家重要经济政策、活动或产业形势为背景,考查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考查形式以选择题为主,兼有主观题,尤其注意通过图表材料考查学。高一政治货币价格和消费
相关推荐
发展的产物 偶然的物物交换 扩大的物物交换 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物物交换 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 ——货币的产生 货币充当一般等价物和它出现以前的一般等价物的异同点。 不同点 相同点 程度不同 特征不同 产生时间不同 含义不同 名称 项目 课本第 14页 课本第页 15 一般等价物 货币 (2)都是商品交换的媒介 (1)都是商品 比货币出现的早 固定 价值大易于分割于保存 不固定 给交换带不便
12. ∴ y = 2 s i n (12x + φ ) . 又曲线上的最高点为 (π2, 2 ) , ∴ si n (12π2+ φ ) = 1 , ∴ φ +π4= 2 k π +π2, k ∈ Z . ∵ -π2 φ π2, ∴ φ =π4. ∴ y = 2 si n (12x +π4) . ( 2 ) 令 2 k π -π2≤12x +π4≤ 2 k π +π2, k ∈ Z , ∴ 4
C. take off D. give away 44. A. fot B. remembered C. heard D. explained 45. A. terrible B. simple C. mon D. natural 46. A. climbers B. programs C. difficulties D. mistakes 47. A. firstly B. quietly C
权力之间相互制衡所带来的消极作用。 “今天运转起来非常不灵”指的是三个权力机关之间互相扯皮,导致效率低下。 简要回顾 合作探究学习 1.美国的三权分立制 立法权 所属机关 受制约表现 总统的制约 法院的制约 国会 总统有权否决国会立法;可以发布拥有法律效力的行政命令;还有立法倡议权 法院有权宣布国会制定的法律违反联邦宪法 行政权 所属 机关 受制约表现 国会的制约 法院的制约 总统
同的经济观点。 三、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教会学生在理解和运用中把握所学的知识。 在当代,一个企业,其占地、厂房、装备、设施、流动资金等构成了有形资产。 企业的自主技术、标准、设计、品牌、管理等知识产权,再加上企业的员工素质、研发能力、信息化程度、营销策略、诚信水平、公关形象、企业文化等,这些构成了企业的无形资产。 这些无形资产,虽然没有实物形态,也非货币性的,但却是可辨认的,通过科学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