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中国与联合国内容摘要:
关系民主化。 通过对话、和平的方式解决国家间存在的分歧和争端。 (4)在联合国安理会改革这一重大问题上,中国主张各国就安理会改革进行广泛讨论以达成最大共识,提出了任何安理会改革方案都应该优先考虑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防止联合国成员国发生分裂,防止安理会的有效性受到破坏的建设性意见。 这说明,中国一贯认真履行着对联合国改革和发展的责任和义务。 【 特别提醒 】 中国尊重联合国权威地位,维护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积极支持和参与联合国符合宪章精神的各项工作,遵守联合国议案和决议,并且一贯认真履行着对联合国改革和发展的责任和义务,但这并不意味着联合国凌驾于中国国家主权之上,联合国的一切权力都是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会员国所赋予的。 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推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取得了重要的积极成果。 中国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承诺到 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 2020年下降 40%至45%,将坚定不移地为实现、甚至超过这个目标而努力,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 (1)联合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2)简要说明中国作出量化减排庄严承诺的理由。 例 1 【 解析 】 本题以气候变化大会为背景,考查联合国的作用和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 第 (1)问依据基础知识,不难作答;第 (2)问主要从中国对联合国的贡献角度组织答案,即大国责任、人类长远利益、国际合作等角度回答。 【 答案 】 (1)解决全球环境问题,促进人类文明,推动可持续发展。 (2)① 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肩负重大国际责任,自觉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积极推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 ② 中国作为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作出减排承诺有利于推动共同发展,维护中国人民和人类长远发展的根本利益。 ③ 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 作出减排承诺表达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和诚意,促进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合作。 2.中国在联合国改革上的立场 (1)联合国改革要严格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改革应本着对各国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倾听各国人民的呼声,紧跟时代步伐,维护会员国的共同利益。 特别是主权平等、不干涉内政、和平解决争端、加强国际合作等。 (2)联合国改革要把握重点,全面推进。 发展中国家的意见应该得到充分体现,发展中国。高一政治中国与联合国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高一政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总统奥巴马在组阁时不但提名党内预选时的 “ 劲敌 ” 希拉里为国务卿 ,还邀请共和党的国防部长盖茨留任。 昔日竞选时恶语相向 “ 打 ” 得热火朝天的竞争对手 , 在竞选结束后握手言欢 、 相继入阁的现象说明 ,在美国 ( ) • ①两党在具体议题上的政策主张没有明显差别 • ②两党在意识形态,阶级基础方面没有本质区别 • ③两党的竞选实质上是一场资产阶级内部的政治游戏 •
高一政治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之间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上的差异及其带来的不同利益和要求。 ② 强调灵活性、渐进性和开放性。 ③ 遵循平等互利、协商一致、求同存异、自主自愿的原则。 ④ 实行单边行动与集体行动相结合。 亚太经合组织是通过独特的 APEC方式推进成员之间加强合作,平衡不同发展水平的成员的权益和要求,促进共同发展和繁荣。 APEC方式适应了 APEC存在巨大多样性的实际,兼容
高一政治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复。 解析 • 展的决定力量 , 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 ) •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 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无论是生产力的发展还是生产关系的变更 , 都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具有客观实在性 ,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所以 ,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 解析 • 1
高一地理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2)内容 下图是某半球近地面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 (1)、 (2)题。 (1)图中 a处的盛行风向是 ( ) (2)图中 b处的气候特征是 ( ) 【 思路点拨 】 第 (1)题, a处位于 30176。 ~ 60176。 之间,应为中纬西风带,风向应为从副高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 根据图中 a处风向左偏可知,此图表示南半球,西风风向为西北风。 第 (2)题,首先需要判断南北半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