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中学高三复习资料内容摘要:

s1|  xx D.  x x|cos 2 1   (79) .函数 y=|tgx| cosx(0≤ x<23,且 x≠2 ) (80) 已知函数 f1(x)=sin(2 - x), f2(x)=sinxcosx, f3(x)=2 - arccosx, f4(x)=tanx, 从中任取 (81) 若 sinx = a (1 a 0), 且  x 23, 则 x的值为 A. arcsina B.  arcsina C. +arcsina  arcsina (82) )33a rc ta n()21a rc c o s (23a rc s in 的值为 A. 2 B. –3 C. – 4 D. – 5 (83) 设 w ∈ R+,如果 y= 2sinwx 在[- 3 , 4 ]上单调递增,那么 w 的取值范围是 A. ]23,0( B. ]2,0( C. ]724,0( D. ),2[  (84) 已知函数 f(x) = cos2x +sin( x2),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f(x)是仅有最小值的奇函数 (B) f(x)是仅有最大值的偶函数 (C) f(x)是既有最小值又有最大值的偶函数 (D) f(x)既非奇函数又非偶函数 (85) 如图, O 为正六边形 ABCDEF 的中心,则 EABOABFA  2 等于 (A) FE (B) AC (C) DC (D) FC (86) 若 x = 130, 则下列等式 不正确 的是 (A)sinx = sin50 (B)sinx = sin230 (C)sinx = sin(50) (D)sinx = sin490 (87) 在三角形 ABC 中, AB  = 6, 角 B 等于 60, 则 AB 在 BC 方向上的投影为 A B C F O D E 第 9 页 共 18 页 (A) 3 (B) 33 (C) – 3 (D) 33 (88) 已知 a =(x, 1) , b = (2, 3x) , 则 22 baba 的取值范围是 (A) ( , 22 ) (B) [0, 42] (C) [42,42] (D)[ 22 ,+] (89) 下列四个命题: ① 若 a b ,则 a b =(a b )2; ② (a b )2 = a 2 b 2; ③ a b =a b ; ④ a + b a  b ,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A) 1 个 (B) 2 个 (C) 3 个 (D) 4 个 (90) 已知函数 f(x)=32|x|, g(x)=x22x,构造函数 F(x), 定义如下 :当 f(x)≥ g(x)时 , F(x)=g(x)。 当 f(x)g(x)时 , F(x)=f(x). 那么 F(x) (A)有最大值 3,最小值 1 (B)有最大值 72 7 ,无最小值 (C) 有最大值 3,无最小值 (D) 无最大值 ,也无最小值 (91) 已知 a , b 为不共线向量,则 2a b 与 a +b (R)共线的充要条件是 (A)  = 0 (B)  = 1 (C)  = 2 (D)  = 21 (92) 已知 A(0, 3) , B(2, 0), C( 1, 3) ,则与 ACAB 2 方向相反的单位向量是 (A) (0, 1) (B) (0, 1) (C) (1, 1) (D) (1, 1) (93) 等比数列 {a n}中, a4a 6 =16, a 5 + a 7 = 6,则 a 7 的值是 (A) 2 (B)10 (C)2 或 10 (D) 12 (94) 函数 y = sinx(sinx+cosx)的单调递减区间是 (其中 kZ) (A) [k83, k83] (B) [k83, k87] (C) [2k8, 2k83] (D) [2k87, 2k815] (95) 已知 OA 、 OB 是平面上的不共线向量,若 OA = a , OB = b ,点 C 分 AB 所成比为 2,OC = a + b ,则 的值为 (A) 3 (B) – 3 (C) 31 (D)31 (96) 向量 a 、 b 、 x 、 y 满足关系式: a = xy , yxb 2 , a  = b  = 1, 0ba , 则 x  + y 等于 (A) 7 (B) 52 (C) 22 (D) 25 (97) 在 ABC 中, a=3, b = 4, C=30, 则 CABC 等于 (A) 36 (B) 36 (C) 312 (D) 12 (98)已知 {an}是一个各项 为 正数的等比数列,且满足 ,则 公 比 的取值范围是 ( A) (1,1)(1,+) ( B) (, 1)  (1,+) ( C) (0,1)(1,+) ( D) (1,+) 第 10 页 共 18 页 (99)tan 和 tan( 4)是方程 x2+px+q=0 的两个实根,则 p, q 满足 ( A) p + q + 1 = 0 ( B) p – q +1 = 0 ( C) p + q – 1 = 0 ( D) p – q – 1 = 0 (100)已知 ABC 中 , AB =(2,3), AC =(1, k),且角 B 为直角,则实数 k 的值为 (A) 31 (B)311 (C)31 (D)311 (101)ABC 中 , a = cos80, b=cos40, C=70, 那么 ABC 的面积等于 (A) 41 (B) 81 (C)161 (D)321 (102)点 (3, 4)按向量 a 平移得到点 (2, 1), 则函数 y = 2x的图象按向量 a 平移后的图象的解析式为 (A) y= 2x – 5 +3 (B) y= 2x – 5 3 (C) y= 2x +5 3 (D) y= 2x +5 +3 (103)已知 ba, 不共线, bkaMN  , balMP  ,则 M、 N、 P 三点共线充要条件是 (A)k + l = 0 (B) k  l = 0 (C)kl+1 = 0 (D) kl1 = 0 (104)已知正六边形 ABCDEF,在下列表达式 ① ECCDBC  ;② 2 DCBC ; ③ EDFE ;④ 2 FAED 中,与 AC 等价的有 (A) 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105)ABC中 , 若 (sinA+sinB)(sinA – sinB) = sinC(sinA – sinC) ,则 ABC 中必有一内角等于 (A) 30 (B)45 (C)60 (D) 120 (106)ABC 中 , 根据下列条件解三角形,其中有两解的是 (A) b=10, A=45, C=70 (B) a = 60, b = 48, B= 60 (C) a=7, b = 5, A= 80 (D) a = 12, b = 14 , A= 45 (107)在锐角三角形 ABC 中, a、 b、 c 分别是角 A、 B、 C的对边, C=2B,则bc的取值范围是 (A) (0, 2) (B) ( 2 , 2) (C) ( 2 , 3 ) (D) ( 3 , 2) (108)把函数 y = xx sincos3  的图象向左平移 m(m0)个单位,所得图象关于 y 轴对称,则实数 m 的最小值为 (A) 6 (B) 3 (C) 32 (D) 65 (109) 已知全集 U = R,集合 M={x lg x 0},集合 P={x x11},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M CU P (B)CU P M (C)M= CU P (D) ( CU M) P=R (110)若 a b c , a + b + c = 0, 则下面一定成立的不等式为 (A) ab bc (B) ac bc (C) ab bc (D) a2 b2 c2 (111)不等式 xx1x2x30 的解集是 (A)3,  (B)(, 2) (C)0, 1 (D) ,20,13,     第 11 页 共 18 页 (112)若 x31log131log15121,则 x A3, 4 (B)2, 3 (C)1, 2 (D) 2, 1 (113)若正数 x、 y 满足 2x+y 2 =9,则 x 2 y 2 的最大值是 (A) 3 (B)9 (C)27 (D)81 (114)与 02 3xx同解的是 (A)(x3)(2x)  0 (B)lg(x2) 0 (C) 032 x x (D)(x3)(2x)0 (115)已知 tan x = 22 , (23 x), 那么 cos 2x的值为 (A)23 (B) –23 (C) 33 (D) –33 (116)已知函数 y=f(x)对任意实数都有 f(x) = f(x), f(x)= f(x+1)且在[0, 1]上单调递减,则 (A)f ( 27 )< f ( 37 )< f ( 57 ) (B)f ( 57 )< f ( 27 )< f ( 37 ) (C)f ( 37 )< f ( 27 )< f ( 57 ) (D).f ( 57 )< f ( 37 )< f ( 27 ) (117)若 x )2,23( , cosx =31,则 x表示为 (A)arccos31 (B)arccos(31) (C)+arccos(31) (D)+arccos31 (118)设 0a1, 则下列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 a a (B) a a (C) l g a l g a。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