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内容摘要:

为非洲北部自然带分布图,四个区域的划分是按单项指标 (植被类型 )划分的,其边界是虚的,层次是相同的。 第 2题,甲区域为地中海气候,光热充足;乙区域为热带沙漠气候,终年高温少雨;丙区域为热带草原气候,河流短小且流量变化大;丁区域为热带雨林气候,土壤有机质分解快,土壤肥力低。 (2020淄博期末 )读我国某区域图,完成 4题。 3. 影响 A处铁路分布的最重要自然条件是 ( ) A. 城市 B. 地形 C. 气候 D. 人口 4. B河段附近最适宜布局的企业是 ( ) A. 棉纺织工业 B. 汽车制造业 C. 有色金属冶炼工业 D. 家电制造业 3. B 4. C 【 解析 】 第 3题, A处铁路途经河西走廊,沿途地势起伏小,建设难度小。 城市与人口属于人文因素,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 第 4题, B河段水电站分布密集,水电资源丰富,可发展高耗电的有色金属冶炼工业。 (2020合肥质检 )下图反映了我国东部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过程。 读图回答 6题。 5. 有关图中从 I到 Ⅲ 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有 ( ) ① 图中河流的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小 ②图中城市人口增加,乡村人口减少 ③图示区域出现了城市化现象 ④图中河流夏季流量减小,冬季流量增大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6. 从 Ⅲ 到 Ⅳ 时期,影响图中农业生产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政策 B. 交通运输 C. 劳动力 D. 市场 5. C 6. D 【 解析 】 第 5题,从阶段 Ⅰ 到阶段 Ⅲ 林地减少,耕地增加,森林的涵养水源能力减弱,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少;有小城市发展,城市化发展缓慢;我国东部河流,夏季为汛期,流量大。 第 6题,从 Ⅲ 到 Ⅳ 时期,城市化迅速发展,为城市提供副食品供应,影响农业生产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市场的需求量。 7. (2020温州测试 )读图 图 2,回答下列问题。 图 1 图 2 (1)简述图 1甲国的地形特征。 (2)图 2中乌海河段的凌汛多发于 3月、 11月,分别简述其形成过程。 (3)简析图 2中乙地人口较丙地密集的主要原因。 (4)比较分析甲国与乙地发展葡萄种植的优势区位条件。 【 解析 】 本题考查区域定位及地理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甲为法国,乙位于我国宁夏平原。 法国地形特征根据图示河流流向来判断。 凌汛现象发生在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并有结冰现象的河段,主要发生于秋末冬春季节。 葡萄主要分布于光照和水源条件较好地区。 分析葡萄生产的区位条件要从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角度分析。 甲国葡萄生产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社会经济技术方面,乙区则主要体现在气候方面。 【 答案 】 (1)南部以高原山地为主,北部以平原为主;地势南高北低;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和岛屿。 (2)每年秋末冬春,下游封冻,上游来水被冰坝阻塞河道;次年春季,上游冰融化,下游未解冻,冰坝阻水,河水溢出河道,形成凌汛。 (3)贺兰山阻挡了腾格里沙漠的东移,消减了西北寒流的侵袭;黄河流经,灌溉水源充足;夏季风被贺兰山抬升,在迎风坡 (东坡 )形成地形雨,增加了宁夏平原的水资源;交通便利;工农业基础好。 (4)甲国:种植历史悠久;科技水平高;机械化程度高;水陆交通便利。 乙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劳动力丰富。 第 2讲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考纲展示 考向预测 1. 遥感 (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2. 全球定位系统 (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3. 地理信息系统 (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4. 数字地球的含义。 1. 从考核内容上看,侧重考查 3S技术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应用,尤其侧重考查野外定位、交通工具和国土整治、矿产勘测等方面的实际使用。 2. 从考核形式上看,信息呈现方式多以示意图、联系图、实际 3S信息图和文字、表格等呈现。 3. 从能力考核上看,侧重考查学生读图、用图和图表提取信息的能力,考查学生关于 3S技术的推理和论证能力,图文转换能力。 ① 管理 ②资源 ③自然灾害 ④ GPS汽车导航 ⑤反射 ⑥电磁波 ⑦精度 ⑧ GPS卫星 ⑨三维 ⑩连续性 ⑪高程 ⑫空间数据 ⑬空间信息 ⑭动态 ⑮信息数据 ⑯空间定位 ⑰查询 ⑱空间分析 ⑲数字化 ⑳立体 遥感的工作原理与应用 遥感技术是通过探测各种地物反射和发射的不同电磁波来识别地物的。 目前遥感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资源普查、灾害和环境监测等各领域。 读甲、乙两类植物生长期内反射率曲线图,回答 (1)、 (2)题。 (1)不同地物在同一光谱波段上的反射率差异越大,越容易区分。 下图反映了甲、乙两类植物在生长期内两个波段上的反射率。 在遥感影像上区分这两类植物,应该选择生长期内哪一天的影像最合适 ( ) A. ① -第 30天 B. ② -第 75天 C. ③ -第 100天 D. ④ -第 130天 (2)除了上述应用外,利用遥感技术还可直接 ( ) A. 分析旱灾损失 B. 判断人口分布 C. 监测滑坡灾害 D. 确定环境污染类型 (1)A (2)C 【 解析 】 本题主要考查遥感技术在各领域中的应用。 解决此题需明确以下两点: (1)反射率差异最大的日期在30天附近。 (2)遥感只对存在的事物进行探测,但不能分析、处理问题。 遥感技术 1. 遥感工作过程 2. 遥感应用 目前遥感技术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等方面运用广泛,具体应用分析如下: 应用领域 具体内容 备注 资源普查 矿产资源 蕴藏矿产的地方有许多是地质断裂或环形构造带,较容易借助遥感技术 “ 发现 ” 矿产 人们只需要分析遥感图像就可以划定蕴藏矿产的大致区域 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 通过遥感图像解译,用图像处理技术,提取相关资源的分布、类型、结构、健康状况等数据 为农业、林业、城市绿化、环境保护等部门服务 环境、 灾害 监测 环境监测 荒漠化、环境污染、海洋生态、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植被变化等 通过同一地点不同时段遥感图像的对比分析,可以动态监测环境问题与自然灾害的发生,预测其发展变化趋势 灾害监测 旱情、洪灾、滑坡、泥石流、地震、农林病虫害、森林火灾等 全球定位系统的定位原理 结合下图,进行实例分析: (1)假如某同学告诉你,他现在位于距离福田实验学校 3km的地方,你能确定他的位置吗。 为什么。 (2)假如他又告诉你,他位于距离福田区委 2 km的地方,你能确定他的位置吗。 为什么。 (3)假如他再告诉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