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战争内容摘要:
鸿章和伊藤博文签订 《 马关条约 》 时的情形。 慈禧: 哪管国家兴亡 , 生日非过不可。 “ 万寿无疆 普天同庆。 三军败绩 割地求和。 ” 明治天皇: 以饿肚皮的精神,一天只吃一餐饭,鼓动着他的臣民为战舰捐出口袋里的最后一个铜板。 内因: 统治腐朽,制度落后 (根); 清政府避战求和政策;未能充分动员民众; 外因: 日本蓄谋已久,且制度先进;西方列强对日本的支持。 内容 危害 割三地 进一步破坏中国领土主权,刺激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赔二亿 加剧了人民负担,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经济命脉 开四口 使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进一步深入内地 设工厂 直接掠夺中国原料和劳动力,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 义的发展 探究学习 :为什么说 《 马关条约 》 加深了中华民族的危机。 分析 《 马关条约 》 与以前的条约有何不同。 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⑵ 不同: ① 经济:商品输出为主 ② 政治:直接割地 ⑴ 危害: 资本输出为主 瓜分中国 三国干涉还辽 辽 东 (1)图中的 “ 渔夫 ” 代表哪个国家 ? ① 原因: 《 马关条约 》 的签订,损害了俄、德、法三国在华利益。 (2)俄国为什么要 “ 干涉还辽 ”。 是不是在帮助中国 ? ② 实质: 帝国主义在华利益之争。 说明: 列强在各自的侵华利益上,既有矛盾斗争又有勾结妥协。 1895年 5月 ~10月 :抗击日军50000余人 ,打死打伤 32020余人 ,击毙北白川宫能久亲王山根信成少将。 台北 台中 台南 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在答台湾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诗人 丘逢甲 《 春愁 》 :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问题 : (1)这首诗写与那一年 ? (2)为什么 “ 四万万人同一哭 ”。 (3)“ 春愁 ” 是中国古代诗词中常见的词语,作者以此为题目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1896年 甲午战争失败,日本强占台湾 领土被割的悲愤和爱国之情 一、甲午中日战争 ( 18941895年) 影响: ◆ 对中国: ① 宣告洋务运动的彻底失败; ② 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④ 促进了中华民。高一历史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战争
相关推荐
礼 》 、 《 易 》 、 《 乐 》 、《 春秋 》 等。 孔子开创了儒家学说,儒家思想后来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 正统思想, 也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 主流思想。 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继承发展: —— 孟 子、荀子 ① “仁政” ② “民贵君轻”(民本思想) ③ 伦理观:“性本善” A、“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C、“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
1934年参加长征,任红三军团政治部地方工作部秘书。 1935年到达陕北后,任共青团中央局组织部副部长、宣传部长、秘书长。 抗战爆发后,任抗日军政大学政治部副主任、瓦窑堡一大队政委。 1939年后,任中央军委总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部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冀热辽军区代政治部主任、晋察 2020/12/18 高中历史(卓伟制作) 12 冀军区四纵队政委、三纵队政委、第十八兵团政治部主任。
境生活的植物,接受较多的直射光。 图 1是上述两种植物个体(用甲、乙表示)单位时间内吸收与释放二氧化碳的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图 2为叶绿素 a和叶绿素 b的吸收光谱(暗带表示被吸收的光线)。 请据图分析回答: 正常男女 患乙 病 男女 患甲病男女 1 2 1 2 3 4 1 2 3 4 5 Ⅰ Ⅱ Ⅲ 图 1 图 2 ( 1)甲、乙两种植物分别是 、 ;图 1中 b1点时
确的选项; ABD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 C. G20杭州峰会服务保障群体中既有恪尽职守,坚守岗位的安全保卫团队,也有笑意盈盈、热心服务的志愿者 “ 小青荷 ”„„ 他们 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据此回答 5~6题。 【分析】 5. G20杭州峰会安保团队 “ 恪尽职守、坚守岗位 ” 的行为,向人们传递的价值准则是( ) A.民主 B.法治 C.敬业 D.友善 【考点】 FK
东条英机们 ,不正吊死在耻辱柱上。 凝视300000,—— 字字在喷火,声声在呐喊: 多行不义必自毙, 血债定要用血来偿还。 凝视 300000, —— “3”后面是一个个“ O”(零 )吗 ? 不 —— 分明是一颗颗屈死的头颅, 怒目相看。 凝视 300000, —— “3”后面是一个个“ 0”(圈 )吗 ? 不 ——分明是一根根高悬的绞索, 东条英机们 ,不正吊死在耻辱柱上。 凝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