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内容摘要:
11日领导制定并颁布了具有宪法性质的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确认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在政治上一律平等。 这是该约法的部分条文。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诞生了 三、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背景: 1)主观因素: A、多次失败的教训 B、孙中山顺应潮流 2)客观因素: 十月革命鼓舞 共产国际、中共的帮助 三、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国民党一大: 192 1 广州 第一次国共合作 《 一大 宣言 》 : 接受中共主张 确立三大政策 重解三民主义 —— 反帝反封建 ——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学生活动 :比较新三民主义比旧三民主义有哪些新发展。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新发展 民族 主义 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统治 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民权 主义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政府,国民一律平等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力 民生 主义 平均地权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明确反帝;民族平等 主张普遍平等民权 节制资本关注工农生活 探究问题:新三民主义与中共革命纲领有何异同。 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 若干基本原则 一致(政治基础) 相同: 不同: 民主革命阶段: 有八小时工作制、彻底实现人民权力和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社会主义革命阶段 :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中共民革 新三民主义 练习 地位和作用: 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革命时期的旗帜,有力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大革命)的发展。 孙中山的第二次转变(最伟大的转变) 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实行三大政策,与中共合作 总结: 孙中山一身中有那些转变。 [补充说明 ] 孙中山三民主义发展的历程: 萌发: 提出: 实践: 挫折: 发展: 再实践: 再挫折: 上书李鸿章的失败和兴中会的创立 . 中国同盟会的组建,以及 《 民报 发刊词。高一历史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相关推荐
:稳定国际 金融体系 世界银行的成立 :1945 宗旨 : 初期致力于战后的欧洲经济复 兴, 后期转向全球性的发展援助 ( 2)世界贸易体系: 《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 GATT宗旨 、 三、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 1)标志: 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组织成立、 《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 的签订,构成了调整世界 经济贸易和金融 的三大支柱 ( 2)作用:
⑶在空气中煅烧 FeCO3的方程式为。 请回答: ⑴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⑵反应一段时间后,试管乙中品红溶液的现象是。 ⑶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其作用是吸收过量的 SO2,防止环境污染 ,试管甲中的溶液显蓝色 Cu反应,可生成标准状况下气体 448mL。 Na2CO3和 NaHCO3的均匀混合物分成两等份。 其中一份直接加热至恒重,质量减轻了 ;另一份加入
宜推广该生产模式的 省份 是 A. 内蒙古 B. 山西 C. 四川 D. 江苏 下 图 为 华北某地区示意图。 完成 2 22 题。 第 1 20 题图 21. 属于 冲积扇地貌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2. 有关 图示地区 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处岩石有明显的层理构造 B.从南往北地势呈 降低 趋势 C.出山口往东,沉积物的 颗粒渐小 D. 村庄所在的地区为背斜谷 23.能体现
后,这位正房太太为他生了一个女儿。 然后他又续一妾,为他生了儿子,不久妻子又为他生了一个儿子。 未料到这官员不幸殉职,于是他的两个儿子都想取得他的爵位和家业,争执不休,闹上官府。 你若是位“青天”判官, 怎样裁决这起继承权纠纷案。 定义: 一种继承和分配制度 特点: 嫡长子继承制 作用 维护的工具 : 礼乐制度 大邦维屏,大宗维翰, 怀德维宁,宗子维城。 ——《 诗经 大雅 》
经济好转,国际地位改善 中国 改革开放后,经济迅速发展,国际影响 日益提高 一、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变迁 (一)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二)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 (三)两极格局的瓦解,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影响: 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 有得一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 新秩序; 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二、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当前的过渡性格局:一超多强 瓦解的标志: 1991年,苏联解体
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海洋经济将成为 浙江经济转型升级发 展的重点。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从海水中提取溴单质的过程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B. 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的过程中涉及置换反应 C. 工业上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取氯单质,产生氯气的一极连在电源的正极 D. 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钠的过程中涉及化学反应 16. 固体单质 X和气体 Y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完全反应生成气体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