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内容摘要:
= = = = =点燃CO 2 专题 2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换 课前自主学案 课堂互动讲练 知能优化训练 探究整合应用 ④ 多数的化合反应,如 Cl2+ 2 Na = = = = =点燃2 Na Cl , Ca O+ H2O == = Ca ( O H )2 ( 2 ) 常见的吸热反应有: ① 多数的分解反应,如 2 K ClO3= = = = =△2 K Cl + 3O2↑ ② C + CO2= = = = =高温2 CO ③ 2 NH4Cl + B a ( O H )28 H2O == = B a Cl2+ 2 NH3↑ +10H2O 2 .据反应条件判断,凡是只有在持续加热条件下才进行的反应一般是吸热反应。 专题 2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换 课前自主学案 课堂互动讲练 知能优化训练 探究整合应用 3 .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相对稳定性判断。 由稳定物质生成不稳定物质需吸热;反之,需放热。 有些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放热反应,如 C + CO2= = = = =高温2 CO 是吸热反应。 加热条件下进行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如 Fe + S = = = =△F eS。 反应条件与反应的热量变化没有必然关系。 专题 2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换 课前自主学案 课堂互动讲练 知能优化训练 探究整合应用 例 1 (2020年常州高一检测 )下列变化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 ① 液态水汽化 ② 将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 ③浓硫酸稀释 ④ 氯酸钾分解制氧气 ⑤ 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④⑤ D. ②④ 专题 2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换 课前自主学案 课堂互动讲练 知能优化训练 探究整合应用 【 解析 】 ⑤ 是放热反应 , ②④ 是吸热反应 , 液态水汽化 、 浓硫酸稀释都不是化学反应。 【 答案 】 D 【 规律方法 】 “ 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 ” 属于化学反应的范畴。 伴随热效应的物理变化不属于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专题 2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换 课前自主学案 课堂互动讲练 知能优化训练 探究整合应用 变式训练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双选 )( ) A. 大多数化合反应是释放能量的反应 B. 大多数分解反应是吸收能量的反应 C. 释放能量的反应都不需要加热 D. 吸收能量的反应都需要加热 解析: 选 AB。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 , 破坏旧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新化学键释放的能量 , 反应开始后就会有一定的能量以热能 、 电能或光能等形式释放出来;反之 , 破坏旧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大于形成新化学键释放的能量 , 则需要不断吸收能量才能维持反应的继续进行。 这是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的本质。 但不可以根据反应过程中是否需要加热来区分反应是释放能量还是吸收能量。 专题 2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换 课前自主学案 课堂互动讲练 知能优化训练 探究整合应用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的问题 与普通化学方程式相比 ,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除了要遵循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要求外还应注意以下五点: 1. ΔH的意义 ΔH只能写在标有反应物和生成物状态的化学方程式的右边 , 并用空格隔开。 若为放热反应 , ΔH为“ - ” ;若为吸热反应 , ΔH为 “ + ”。 ΔH的单位一般为 kJmol- 1(kJ/mol)。 专题 2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换 课前自主学案 课堂互动讲练 知能优化训练 探究整合应用 2. 反应的条件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应注明 ΔH的测定条件 , 一般情况下 ΔH是在 25 ℃ 、 105 Pa下测定的 , 可不注明温度和压强。 3. 化。高一化学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
相关推荐
,则它的面积是。 16. 比较大小: 5________2 6 ; 17. 若正三角形的边长为 2 5cm,则这个正三角形的面积是 _______cm2 18. 若 )1(aa a 1 a 成立,则 a 的取值范围是 ; 19. 如果 (a- 5)2+ |b- 2|= 0,那么以 a、 b为边长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_________。 20. 观察下列各式: 32- 1= 2 4,
细胞每条染色体上 2个 DNA,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和中期; CD段 表示分裂期的后期,这时单体已经分离成为染色体, 1条染色体含 1个 DNA. 解: A. AB段处于细胞分裂的间期,完成 DNA的复制,故 A正确; B. BC段细胞每条染色体上 2个 DNA,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和中期,说明存在姐妹染色单体,故 B正确; C. CD段表示分裂期的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4分,共 8分) ( 1) 32 732 yx yx ( 2) 643 1332 nm nm 2 化简(第一小题 6分,第二小题 4分,共 10分) ( 1)先化简,再求值: 22 3 2 3 2 3 1x x x x x ,其中 2x. ( 2)已知 4ab , 8ab,求22的值 . 2(本小题
时 其他动物 普通 还快 ( ) C、几十公里 比 火车 还快 ( ) 二、竹笋 有一天,爸爸掘来不少笋 [ ]。 我一边剥,一边把笋壳一张一张整整齐齐地堆在地上,接着又剥第二支,第三支 ……数一数笋壳,每支笋都在 40 张左右。 这使我回忆起:有一次,我在竹山上仔细( )数了数竹子从底到顶 的节数,几乎每支竹都是 40节左右,只是竹节长短不同罢了。 我请教了爸爸,才知道,原来一张笋壳裹 [
ΔH= b kJmol- 1 A 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误的判断 根据题给条件 , 乙炔燃烧生成1 mol CO2时放出 b kJ热量 , 则生成 4 mol CO2时放出 4b kJ热量 , 生成 2 mol CO2时放出 2b kJ热量。 放热反应 ΔH为负。 故 B、 C、D中 ΔH均错误。 A 101 kPa时燃烧 1 t含 FeS2质量分数为 70%的黄铁矿生成固态 Fe2O3和气态
D B AC (2)纵向 —— 18个纵行 —— 16个 族 族 7个主族 7个副族 1个第 VIII族: 1个 0族 第 1 1 1 1 17纵行 第 1 12纵行 第 10三个纵行 ( IAVIIA) ( ⅢB IIB) (稀有气体元素) 第 18纵行 周期表中的递变规律 半径减小、非金属性增强、金属性减弱 半径增大、非金属性减弱、金属性增强 半径减小、非金属性增强、金属性减弱 H 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