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战成就实效2(doc173)营销案例-管理案例(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收集 \整理 .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5 页 共 173 页 中间商级别的确定 对中间商级别的确定主要是界定中间商所处的位置,一般有两种确定级别的方法: 1. 以生产厂家为起点,按照与生产厂家发生关系的“亲密”程度划分:直接与厂家发生关系的叫一级批发商(一批)或一级代理商,他们的下线叫二批或二级代理商、三批或三级代理商,零售商家叫终端。 2. 以零售终端为起点,在终端与厂家之间有几道分 销环节就叫几批,如果只有一道环节,那么无论其销量大小,都称其为一批。 具体如下:生产厂家 —— 一级批发商(或一级代理商) —— 二级批发商(或二级代理商) —— 三级批发商(或三级代理商) —— 零售终端。 中间商的评估 对于中间商的评估是经销商甄选的重要步骤,必须严格把关,以免影响中间商质量。 主要的衡量标准如下: 代理商素质描述模型图(如下图)。 中国最大的管 理 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6 页 共 173 页 (注:横坐标:实力指标 纵坐标:能力指标) 中间商能力指标: 主要包括:网络(网点)布控能力;市场价格、品种、区域控制 能力;终端管理能力;对业务员日常工作的管理能力;服务意识与能力;企业内部管理能力,实现销售目标能力;诚信能力;对本企业理念的理解、认可能力;代理区域公共关系能力;商品配送能力;市场信息反馈能力;抑制竞争能力;促销配合能力;经销品种占有能力等。 中间商实力指标: 主要包括:资金实力;现有网点质和量的实力;社会资信实力;销售阅历实力;商场关系实力;投资意识;人员实力;自有店面实力;可投入固定资产实力;仓储、配送实力;特有实力等。 对已有中间商的评价指标: 主要包括:销售量指标;销售额的增长率;销售目标完成情况; 铺货率等。 其他综合指标: 经销商占有率 —— 本企业产品占代理商经销总额的比率;费用比率 —— 本企业向代理商支出的费用与销售额的比率;配送力度;库存情况;销售品种 —— 按本企业品 中国最大的管 理 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7 页 共 173 页 种当量确定;终端展示情况;价格执行情况;守区销售;服务意识和能力 —— 对消费者的服务、售后服务;对下线经销商的支持与服务;货款回收;促销配合力度。 在对中间商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后,渠道的设计将成为最关键的环节。 设计渠道模式,把握双赢格局 渠道策略的核心环节就是渠道的设计,开发一个怎样的渠道才是最为合理的,才能适合企业的发展。 一般来说 ,渠道设计涉及以下几个重要的因素:渠道的长与短、宽与窄、渠道层级、渠道融合、渠道的主次、渠道的补充、渠道的调整。 企业在渠道设计和管理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要点。 我们将一一阐述。 分销渠道的长与短 以目前国内食品行业的分销实态为例,大致可作如下划分: 长渠道:厂方→分公司→一级批→二、三级批→零售终端→消费者 短渠道:厂方(分公司)→二级批→零售→消费者 长短渠道的优劣势比较(见下表)。 决定渠道模式的十大要素 1. 渠道成本:开发和维护中间商所需要的投入及日常费用。 2. 产品特性:是否独有。 毛利率高低。 保质 期与保质条件、体积与价值比等。 3. 人员状况:厂方合格业务人员是否充实、人员成本等。 4. 资金状况:厂方资金实力、季节平衡、固定资产投入等。 5. 市场投入:多→重点渠道;少→长渠道。 6. 预期目标:快速攫取→长渠道;长久耕耘→短渠道。 7. 竞品势态:竞争弱→长渠道;竞争激烈→短渠道赢得终端。 8. 终端门槛:终端成本是否可以转嫁。 9. 储运成本:高→长渠道;低→短渠道。 10. 中间商实态及实际洽谈结果。 中国最大的管 理 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8 页 共 173 页 多品牌或多品种生产企业的渠道选择 一般的企业都拥有系列产品,对于多品牌或者产品多品种的企业 来讲,在开发渠道时应该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渠道合一,多种产品或多种品牌统一进入一个渠道系统;二是分品分销,不同的产品和品牌分别进入不同的渠道,其各自的主要优劣势(见下表)。 中国最大的管 理 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9 页 共 173 页 渠道开发流程和推广模式的确定 渠道开发实操步骤 1. 市场调研:对消费者、竞品、终端、中间商、媒体、政府等进行全面调研; 2. 确定渠道模式与推广方法; 3. 队伍组建与培训; 4. 中间商考评、洽谈、签约; 5. 中间商方法指导和培训; 6 . 终端布局与开发(亲自或协助); 7. 落实推广计划,开始协销及终端维护工作; 8. 管理、培训、回报、调整、提高; 如企业决定直营进行市场拓展,则另当别论。 推广模式 产品的推广主要有以下三种选择方法: 1. 厂方大幅让利或额外负担部分推广费用,区域市场的推广全部交给中间商运作; 2. 中间商只负责分销、深销,厂方负责市场宣传与产品推广; 3. “二合一”,厂方与中间商捆绑投入; 中间商管理的八大要点 1. 钱、货为首,安全第一; 2. “先小人后君子”,一纸合同定乾坤; 3. 利益第一,友情第二(表面 不一定直接说出来); 4. 让利不让价,加深不加宽(指行销区域); 5. 协助深销,掌控终端; 6. “无成本”的“额外”劳动多做,有成本的口头许诺少说; 中国最大的管 理 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20 页 共 173 页 7. 多方位帮助,全角度观察,非本位建议; 8. 言语、态度谦和,管控手段强硬。 我们的大胆预言 渠道扁平化将成为发展必然;决胜终端是必然;赢得渠道就是赢得终端;赢得终端就更能接近消费者;接近消费者的企业才能长命百岁。 压缩渠道长度已成为所有大品牌的渠道方向,目前几乎没有一个世界级品牌的分销渠道超过三级,扁平化要结合自身实力、处境,但这一定是未来发展方向。 目标 ! 相 关 链 接 渠道之乱,窜货是最令人头疼的了,如何才能应对呢 —— 阻 击 窜 货 当 DESINO 宁波片区经理接到李国华的电话时,大约有数十个江口镇的消费者正围在李国华的旁边,差点就打了起来。 作为 DESINO 当地惟一指定的经销商,李国华还来不及向消费者解释,情况就已经变得很糟了。 因为消费者听不进无力的口头解释,他们关心的是:为什么同样一件产品,对门的店卖 100 元,你就卖了 150 元,心也太黑了吧。 直到 DESINO 公司片区经理赶到现场,代表厂家承诺保证在 24 小时之内给予解决,围着的人 群才算陆续地走开。 恐怕不少企业都遇到过这样的事 —— 市场发生恶意窜货,这只是其中的一种情况而已。 窜货现象面面观 窜货,又称倒货、冲货,通俗点讲,就是指经销商没有按照厂家规定的区域销售产品,而是跨区销售产品,这里的经销商有可能是厂家经销商,也可能不是厂家的指 中国最大的管 理 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21 页 共 173 页 定经销商。 从窜货的性质来看,可以分为良性窜货和恶意窜货两种。 下面,我们对两类窜货所表现出的市场现象举例描述。 良性窜货的表现 良性窜货最主要的标志就是价格没有发生大的波动,窜货只是产品销售区域的窜动,不是价格的大幅波动(一般而言,多数指价格没有大幅下降)。 在良性窜货中,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一是跨区窜货,但造成窜货的经销商并不知情。 A区的货物进入了B区销售,但是它是通过A区的二批或者零售商进入了B区,而A区经销商尚不知情,或者A区和B区的二批商有业务往来,因此发生的窜货; 二是产品进入空白市场。 A区经销商的产品虽然进入B区销售,但B区没有经销商,市场上没有企业的产品销售。 这类窜货,一般不会造成恶劣的影响。 恶意窜货的表现 恶意窜货是指经销商有意识地进行产品的跨区销售行为,且有意识地降低价格,从而扰乱了市场。 例如:A 区域经销商明明知道B区域有经销商存在, 但仍然以低于B区经销商给二批的供货价供给B区的二批商或者零售商,这样造成的窜货是恶意的; 竞争对手的经销商为了打击我们的产品,从我们企业的二批、零售商手里购买部分产品,进行降价销售的行为。 窜货,杀伤市场的重型火炮 窜货的可怕之处在于其具有巨大的杀伤力,几乎会伤及企业营销链条里的所有环节。 窜货往往最直接地带来产品价格的降低,导致整个价格体系的混乱,从而导致企业设计的利润分配体系遭到破坏。 具体来看,窜货有以下六大危害。 中国最大的管 理 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22 页 共 173 页 1. 价格混乱造成经销商的利益受损,这将严重影响其经营的信心,杀伤其经营的积极性,最终可 能导致该经销商和企业分家,另寻品牌; 2. 窜货若处理不当,就会降低厂家的威信,同时滋长了窜货经销商的不良心态,也会使其他经销商产生不满,甚至会效仿,留下更多市场混乱。 同时,若厂家处理不当,被窜货经销商在处理窜货情况时也会采取过激的报复行为,对该市场形成严重的杀伤,甚至报复后不再经营厂家的品牌; 3. 窜货所带来的价格紊乱会伤害消费者的利益,使消费者产生不信任感,这种杀伤往往是长期的,且不易修补的,消费者的不信任将直接影响销量; 4. 窜货严重杀伤企业形象和品牌价值,价格的变动将让消费者对企业和品牌产生怀疑 ; 5. 被窜货区域的窜货往往导致整个经营价格“穿底”,利润透明化会使厂家越来越难掌控市场,制定经销政策。 窜货,无疑是杀伤市场的重型火炮。 利益,窜货的根源 究其根本原因,窜货离不开一个“利”字,窜货的发生,很大程度上和利益有关。 对于经销商来说,跨区销售无疑会增加销售量,或者得到更多年返等等,这些无非就是争取更多的利润。 对竞争对手的恶意窜货,损害了竞争对手的品牌,自己的销量就会上涨。 现实主义、注重短期利益往往是窜货者的突出特征。 窜货的发生,虽然往往表现在经销商不守经销规则或者竞争对手恶意竞争,但有时也和 厂家有很大的关系。 窜货发生的原因,也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来讲: 从经销商的角度看 1. “家花没有野花香”,经销商不愿意精耕细作自己家门口的市场,却往往觉得人家的市场更好做。 开发空白市场往往需要的仅是和二批商打交道,在自己区域 中国最大的管 理 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23 页 共 173 页 精耕细作需要投入更多精力、人力和物力。 因此,经销商就会把自己区域的产。实战成就实效2(doc173)营销案例-管理案例(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