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20xx届高三第一次考试8月历史试题内容摘要:

. 推翻了英国的君主统治 B. 改变了国王的权力来源 C. 确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D. 保证了工业革命的进行 20. 1762年,英国议员约翰 威尔克斯主持的《苏格兰 人报》刊出谴责政府对外政策并攻击国王乔治三世的文章,英王授意政府将其逮捕并指使下院通过诀议剥夺其议员资格。 英王的做法( ) A. 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支持 B. 违背了《权利法案》的规定 C. 正当行使了英王的权力 D.维护了英国政府的权威 21.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巴林顿 摩尔指出: “没有新的原则在 17世纪的成功实施,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够在 1 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 ”。 这里 “新的原则 ”是指( ) A.议会至上 B. 和平渐进 C. 自由平等 D. 分权制衡 22. 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的《权利法案》沿袭了罗马法的精神,又开启了近代民主代议制的先河。 其在世界民主化进程中最为深远的影响是( ) A.确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为世界各国普通接受 B. 以明确的法律条文捍卫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C. 实现了由 ”主权在君 ”到 “主权在民 ”的革命性转折 D.解决了革命引起的政局动荡问题,为国家崛起提供了坚实的政权保障 23. 有学者研究表明。 18世纪的英国商人在印度经商致富后回国,第一件要做的事便是在乡村购买田地或与土地贵族联姻,比如建立英国在孟加拉霸权的克莱武和 创办怡和洋行的马地臣,回国后都变成了地主,但他们还是被传统贵族所排斥;这一现象后来得到改变的背景应该是 ( ) A. 责任制内阁确立 B. 宪章运动展开 C. 1832年议会改革 D. 两党政治确立 24. 1873年德意志帝国为对付日益发展的工人运动,俾斯麦提出新闻出版法草案,帝国议会没有通过。 这反映了德意志帝国议会( ) A.成为民主力量的阵地 B.实现了对行政权的制约 C.代表了工人阶级利益 D.反对实行新闻出版自由 25. 德意志帝国是一个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国家。 帝国 国会具有民主选举的基础,也提供了现代政党的讲坛,但是帝国国会对帝国政府没有任何监督权。 普鲁士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在帝国中得以延续。 这实质上表明( ) A. 德皇拥有绝对的实权 B. 德国民主政治不完善 C. 德国的议会是虚设的 D. 德国的封建残余浓厚 26. 1871年颁布的《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 “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代表,以帝国的名义宣战或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及其他条约,委派并接受使节。 ”宪法赋予 “皇帝 ”大权的主要原因在于( ) A. 皇帝掌控外交权为德国 传统 B. 普鲁士领导并完成德国统一 C. 联邦议会权力大于帝国议会 D. 容克贵族在议会占绝对优势 27. “兼容统一、秩序与自由的价值,非平衡地利用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优点,营造出一个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共同发展 ”的政体形式。 确立这种 “政体形式 ”的法律文件最有可能是( ) A. 《权利法案》 B. 《德意志帝国宪法》 C. 《 1875年宪法》 D. 《 1787年宪法》 28. 到 19世纪末 20世纪初,德国政治仍 “受着封建骑士的子孙和教士的统治 ”,以普鲁士为例, 1910年 11 个高 级行政长官中有 10个保持在贵族手中,此外, 64%的行政专员和57%的县长也都是贵族。 由此可以得知德国 ( ) A.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缓慢 B.政治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充满 艰难 C.封建贵族操纵德意志政权 D.保留了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 29.《德意志帝国宪法》对帝国元首(皇帝)有如下规定: “德意志帝国的国家元首 …… 是国家的象征之一 ”; “帝国元首任期终身 ”; “帝国元首不得兼任政府官吏,亦不得担任帝国国会议员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