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xx届高三阶段性测试五文综历史试题内容摘要:

15 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途岛战役的主要特点。 ( 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途岛战役对二战和军事发展产生的影响。 ( 6分) 46. [历史 —— 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15 分) 材料 虽然有些化学家,如德贝莱纳和纽兰兹在一定深度和不同角度客观地叙述了元素间的某些联系,但没有找到元素的正确分类原则。 年轻的门捷列夫 毫无畏惧地冲进了这个领域,他不分昼夜地研究着,但他的研究,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 为了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他又走出实验室。 1859年,他去德国海德尔堡进行科学深造,集中精力研究了物理化学。 1862年,他对巴库油田进行了考察,重测了一些元素的原子量。 1867年,他借应邀参加在法国举行的世界工业展览俄罗斯陈列馆工作的机会,参观和考察了法国、德国、比利时的许多化工厂、实验室,大开眼界,丰富了知识。 门捷列夫又返回实验室,他把重新测定过的原子量的元素,按照原子量的大小依次排列起来。 他紧紧抓住元素的原子量与性质之间的相互 关系,不停地研究着。 他的脑子因过度紧张,而经常昏眩。 但是,他的心血并没有白费,在 1869年 2月 19日,他终于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一摘编自《门捷列夫》《中外科学家》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的主要社会条件。 ( 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门捷列夫的科学研究态度。 ( 6分) 天一大联考 2020 2017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五) 文科综合 历史 答案 1—35小题,每小题 4分,共 140分。 24.答案 A 命题透析本题以汉初文学特点为背 景材料,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思路点拨由材料可知,汉初,汉赋没有形成汉 中 期以后气势磅礴、词藻华丽、大力铺陈的特点,主要在于社会经济处丁恢复期,制约了汉赋的发展, A项符合题意。 B、 C两项者都不是主要原 因 ;汉初文化政策相对比较宽松,汉武帝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后,文化政策趋于严厉,排除 D项。 25.答案 B 命题透析本题以东晋王导兄弟对政权的把控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思路点拨由材料可知,作为士族的王氏兄弟既掌握 “政令 ”,又 “掌兵权 ”,权倾内外,表明当时皇权受到门阀 士 族的限制, B项正确。 王导兄弟不是外戚,排除 A项;王导兄弟是朝臣,不能体现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削弱和国家处于分裂状态,排除 C、 D两项。 26.答案 D 命题透析本题以宋神宗时的商税收入状况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思路点拨材料表明,南方商税多的城市和商税总额均超过北方,说明南方商业发展比北方快,这反映出南北方商业发展不平衡, D项 正 确。 材料反映的是宋代商税收入情况, 无 法得出商业发展速度和各税种所占比重,排除 A、 B两项;材料没有体现政府的商业政策, 排除 C项。 27.答案 D 命题透析本题以唐代 “木牛 ”在明代的使用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思路点拨材料中 “木牛 ”在唐代已 出 现,明代仍使用,说明明代耕作农具没有质的发展,农业技术没有革命性突破, D项正确。 “木牛 ”使用的是人力,排除 A项;仅从图片无法得出农业生产分工合作,排除 B项;精细化是由一系列生产环节组成,仅凭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C项。 28.答案 C 命题透析本题以中国近代前期的近代化运动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思路点拨洋务运动没有 民主色彩,排除 A项;清末 “新政 ”不具有抗击西方列强侵略的性质,排除 B项;戊戌变法要求改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