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罗市第三中学人教版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内容摘要:

(《 琵琶行 》) ( 4)念去去,千里烟波,。 (《雨霖铃》) ( 5)凭谁问: ,。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五 、 现代文(文学类文章)阅读。 ( 17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18 题。 乱世中的美神 ① 李清照的悲剧就在于她是生在封建时代的一个有文化的女人。 作为女人,她处在封建社会的底层。 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她又处在社会思想的制高点,她看到了许多别人看不到的事情,追求着许多人不追求的境界,这就难免有孤独的悲哀。 ②本来, 3000 年封建社会,来来往往有多少人都在心安理得、随波逐流地生 活。 你看,北宋仓皇南渡后不是又夹风夹雨,称臣称儿地苟延了 152 年吗。 尽管与李清照同时代的陆游愤怒地喊道:“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 ”但朝中的大人们不是照样做官,照样花天酒地吗。 你看,虽生乱世,有多少文人不是照样手摇折扇,歌咏风月,琴棋书画了一生吗。 你看,有多少女性,不学什么辞藻,不追求什么爱情,不是照样生活吗。 ③但是李清照却不,她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责,念国家大事;以女人之身,求人格平等、爱情之尊。 无论对待政事、学业还是爱情、婚姻,她决不随波,决不凑合,这就难免有了超越时空的孤独和无法解脱的悲哀。 她背着沉重的十字架,集国难、家难、婚难和学业之难于一身。 凡封建专制制度所造成的政治、文化、道德、婚姻、人格方面的冲突、磨难都折射在她那如黄花般瘦弱的身子上。 ④“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从骨子里讲,李清照除追求民族气节和政治上的坚定外,还追求人格的超俗。 她总是清醒地持着一种做人的标准,顽强地守着自己的节操。 在未遭大难,生活还比较稳定时,已见出她高标准的人格追求。 当年赵明诚在莱州做官,她去探亲,见室中诗书不多,竟大不悦。 以后世事纷扰,她就更超群拔俗,出污泥而不染。 她是站在世纪的高阁之上,穿越时空,俯视众生的 ,所以有一种特殊的寂寞。 ⑤有一本书叫《百年孤独》,李清照是千年孤独,环顾女界无同类,再看左右无相知,所以她才上溯千年到英雄霸王那里去求相通,“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还有,她不可能知道,千年之后,到封建社会气数将尽时,才又出了一个与她相知相通的女性 —— 秋瑾,秋瑾回首长夜 3000 年,也长叹了一声:“秋风秋雨愁煞人。 ” ⑥如果李清照像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一样,是一个已经麻木的人,也就算了;如果李清照是以死抗争的杜十娘,也就算了。 她偏偏是以心抗世,以笔唤天。 她 凭着极高的艺术天赋,将这漫 天愁绪抽丝剥茧般地进行了细细的纺织,化愁为美,创造了让人们永远享受不尽的词作珍品。 李词的特殊魅力就在于它一如作者的人品,于哀怨缠绵之中有执著坚忍的阳刚之气,虽为说愁,实为写真情大志,所以才耐得人百年千年地读下去。 ⑦郑振铎在《中国文学史》中评价说:她是独创一格的,她是独立于一群词人之中的。 她不受别的词人的什么影响,别的词人也似乎受不到她的影响。 她是太高绝一时了,庸才的作家是绝不能追得上的。 无数的词人诗人,写着无数的离情闺怨的诗词;他们一大半是代女主人翁立言的,这一切的诗词,在清照之前,直如粪土似的无可评价。 于是,她一生的故事和心底的怨愁就转化为凄清的悲剧之美,她和她的词也就永远高悬在历史的星空。 ⑧随着时代的进步,李清照当年许多痛苦着的事和情都已有了答案。 可是当我们偶然再回望一下千年前的风雨时,总能看见那个立于秋风黄花中的寻寻觅觅的美神。 (选自《十月》,作者:梁衡。 有删改) 15.大量引用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试分析文章第②④ 节中中引用陆游和王维诗句的作用。 (4 分 ) 16.作者将李清照称为“乱世中的美神”,她的“美”在文中有哪些体现。 试结合全文,分条陈述。 (4 分 ) 17.如何理解文章开头画线句子“李清照的 悲剧就在于她是生在封建时代的一个有文化的女人”的含义。 ( 4 分) ,你怎样理解这些写“离情闺怨”的诗词在李清照的诗作面前是“直如粪土似的无可评价”。 (5 分 ) 六、写作( 40 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只海蚌对它身旁的同伴说:“我身体里有个极大的痛苦,它是沉重的,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