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xx年高一化学必修2暑假作业9内容摘要:
. ( 4)可用 的方法把制得的乙酸乙酯分离出来. 评卷人 得分 三、计算题(题型注释) 评卷人 得分 四、实验题(题型注释) 评卷人 得分 五、问答题(题型注释) 评卷人 得分 六、判断题(题型注释) 试卷答案 试题分析: ,错误; ,正确; 4 种同分异构体,错误; ,错误。 【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专题】有机反应. 【分析】 A.乙醇含有羟基,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 B.苯与溴水不反应; C.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 D.己烷为饱和烃,可发生取代反应. 【解答】解: A.乙醇含有羟基,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可被高锰酸钾氧化为乙酸,故 A正确; B.苯与溴水不反应,可与液溴在催化剂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因溴易溶于苯,可萃取溴,但没有反应,故 B 错误; C.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故 C 正确; D.己烷为饱和烃,可发生取代反应,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故 D 正确.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有机物官能团与性质、反应类型及反应条件等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试题分析: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灼烧能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与人造纤维灼烧的气味不同,故可以区别蚕丝和人造纤维, A正确。 食用油反复加热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产生多种稠环芳香烃等有害物质,危害人体健康, B 正确。 高温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从而具有杀菌消毒作用, C 正确。 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 75%, D 错误。 试题分析: A.标准状况下 Fe是固态, A错误; B.标准状况下 N2是气态, B 错误; C.标准状况下 CH3CH2OH 是液态, C 正确; D.标准状况下 CO 是气态, D 错误,答案选 C。 考点:分液和萃取. 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 分析:混合物分层,说明两种液体不互溶.。新课标20xx年高一化学必修2暑假作业9
相关推荐
表物质, ①~ ③代表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1)在甲图中,消耗 CO2 的场所是 _________ ,在强光下 ATP 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 ( 2)在光照条件下,叶肉细胞中消耗 ADP 的场所有 _________. 若将该植物由 1%的 CO2 浓度突然置于 %CO2浓度下(光照强度不变),甲图中的 C3的含量将 _________, C5的含量将 _________.
是( ) A. C 增大表示 h 减小 B. C 增大表示 h 增大 C. C 减小表示 h 增大 D. C 的变化与 h 的变化无直接关系 ,经历一膨胀过程,这一过程可以用下图上的直线 ABC 来表示,在 A、B、 C 三个状态上,气体的温度 TA、 TB、 TC 相比较,大小关系为 ( ) A. TB= TA= TC B. TATBTC C. TBTA= TC D. TBTA= TC 二.
数字键: 10 符号键: Shift+数字键 特殊控制键: ①回车键 ②退格键 ③大小写字母锁定键 ④上下档字符换挡键 ⑤控制键
0 米的跑道跑了 20 圈是( )千米。 ① 8000 ② 80 ③ 8 12 人 , 平均每人每天生产童装 4 套 , 四月份一共生产多 少套。 正确的列式是 ( ) ① 4 12 ② 4 12 30 ③ 4 12 31 妈妈早上 8时上班,下午 4时下班,妈妈每天工作( )小时。 ① 8 ② 12 ③ 4 三、认真分析,判断是非。 (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 (5 分 ) 0
量偏低,注意知识积累,题目较简单. 试题分析: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另外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是置换反应,一种物质得到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是分解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是化合反应,离子间相互交换成分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根据方程式可知铝热反应是置换反应,答案选 A。 考点:铝的化学性质;氧化还原反应;海水资源及其综合利用. 分析:
__。 ,当水稻感染了赤霉菌后,会出现植株疯长且结实率大大降低的现象,因而称之为“恶苗病”。 科学家用赤霉菌培养基的无细胞滤液处理无病水稻,出现了与恶苗病同样的症状.这说明赤霉菌中有促进水稻生长的物质。 后来科学家们从赤霉菌培养基的滤液中分离出这种活性物质,命名为赤霉素。 ( 1) 1935 年科学家从培养赤霉菌的培养基滤液中分离出致使水稻患恶苗病的物质,称之为赤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