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科学电功和电功率复习内容摘要:
解法 1 导体电阻 R= EEPU 2 = W6)V6( 2 =6Ω 导体消耗的功率 P= RUL26)V3( 2= = 解法 2 导体电阻不变 EEPU 2LLPU 2= 根据: R= PU2ELPP22ELUU= PL=( ) 2 6W= V6V3 从解法 2看出,电阻一定时,电压是原来的“ n”倍,功率是原来的“ n2”倍。 即: 电功率 与 电压的平方 成正比 小结: 例 电阻 R和灯泡 L串联接到电压为 10V的电路中 .R= , 100s内电阻 R上电流做的功为 10J,已知灯 L的额定功率为 10W,灯的电阻不变 .求:灯的额定电压 . WR= I2Rt I= RtWR = 100s10 Ω10J= UR= IR= 10Ω= 1V UL= U- UR= 10V- 1V= 9V RL= = = IULV9解 RPE 9010 W灯额定电压: UE= = =30V 例 将分别标有“ 6V 9W”和“ 6 V 3W”的两个灯泡 L L2串联接在 12 V电源上,则 ( )。 A.两灯都能正常发光 B.灯 L2可能被烧毁 C.两灯都比正常发光时暗 D.灯 L1比灯 L2亮 B 例 家庭电路中正在使用的两白炽灯,若甲灯比乙灯亮,则 ( )。 A.甲灯灯丝电阻一定比乙灯的大 B.甲灯两端的电压一定比乙灯的大 C.通过甲灯的电量一定比乙灯的多 D.甲灯的实际功率一定比乙灯的大 C、 D 例 2,电源电压和电灯 L的电阻均保持不变.当开关 S闭合后,在变阻器的滑片 P。九年级科学电功和电功率复习
相关推荐
从以上的实验中,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胚芽的尖端可以产生某种物质,这种物质能向下输送,促进尖端以下的部位生长。 1934年荷兰科学家 郭葛 (Kogl) 分离出这种物质叫 生长素 (化学成分叫吲哚乙酸)。 温特的实验有什么遗憾吗。 实验六 1880年: 英 达尔文 :向光实验。 1828年: 荷 温特 :温特实验。 1934年: 荷 郭葛 :分离出生长素。 前后经历了五十四年、几代科学家的努力。
C. 9﹪ 的生理盐水 D.碘液 19. 从细胞的结构上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种现象主要决定于(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20. 人的皮肤细胞分裂后,新生成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原来的细胞( ) A. 减少了一半 B. 增加了一倍 C. 有的变多,有的变少 D. 不变 21. 打开你的影集,你会发现,现在的你,比童年的你长高了许多,你知道这是什么缘故吗。 A.
分) 1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鸦片本属药材,其性能提神,止泻„„唯吸食久甚者气弱中干,面灰齿黑,明知其害而不能已。 材料二 当鸦片未盛之时,吸者不过害及其身„„流毒于天下,则危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泻泻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 清朝大臣林则徐上皇帝书 请回答: ( 1)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述鸦片输入的危害有哪些。 ( 6 分) ( 2)
单向流动、 渠道: 食物链和食物网 下图是生物圈中碳循环的示意图,请据图分 析回答问题: ( 1)图中③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 2)图中甲代表的生物是 ,它在碳循环中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写出图中的食物链: ,若有某种重金属流入此生态系统,则 此食物链中含该重 金属浓度最高的 生物是。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甲 生物遗体和排出物 乙 丙 丁 ① ② ③
上 ,用吸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方法步骤 方法步骤 2 (1)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 内侧的表皮上 ,撕一小块透明薄膜 . (2)把撕下的薄膜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 ,用镊子把薄膜展平 . (3)用镊子夹起盖玻片 ,使它的一边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 ,然后轻轻地盖在薄膜上 ,避免盖玻片 下出现气泡。 二 .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 .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动物 植物 下列哪个是植物细胞
如细菌、真菌、腐食性动物蚯蚓。 2.生态系统的成分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有着怎样的关系。 (1)食物链 :各种生物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 3.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产者 初级 消费者 次级 消费者 写出下面的一条食物链 草 兔 狐 虎 生产者 初级消费者 次级消费者 三级消费者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 营养级 营养级 营养级 营养级 (2)食物网:食物链相互交错成网状的形式 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