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制度[控制系统]的内部审计方法(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序进行评价和测试,甚至提出改进意见。 书面记录现行的控制程序可以帮助审计人员了解这些控制程序,并建立评价的基础,进而设计下一步的测试战略。 信息来源 对内部审计人员来说,了解现行的系统可以从各个方面获得信息,包括: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部分 版权归原作者 所有 ) 第 7 页 共 16 页 面谈是重要的 在系统中工作的职员是最重要的信息来源,他们了解系统是如何操作的,并对如何进行改进有着合理 的建议。 因此对于审计人员来说,面谈的技巧是很重要的。 他们应当能够理解一个复杂的系统,并能够严格的评价系统的每一个阶段,例如,为什么这样操作,这样操作能够变得更加有效。 系统中的职员往往知道他们是怎样做的,但并不一定了解为什么这样做。 他们可能会试图从最好的角度来进行解释。 因此,内部审计人员应当有能力是所有面谈的职员坦诚布公,谈论他们实际作了什么(而不是他们认为应该做什么),并且提出他们认为能够改进的地方。 了解为什么这样做可能是比较困难的,职员可能会说我们一贯是这样做的,甚至会说是审计人员告诉我们这样做的。 有经验的审计人员能够同面谈的职员轻松地进行讨论,并使其毫不掩盖的描述系统,了解实际发生的情况,并确信改进措施是否可能有是操作性。 其他需要关注的地方 审计人员可以检查公司的书面文件,例如章程、函件、委员会报告、岗位描述、组织架构图、方针和程序指南以及财务规章等。 这些文件记录了系统是如何要求的,但并不一定反映了真正的工作状态。 内部审计人员可以根据这些文件内部控制的适当性,或者至少能够了解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态度。 内部审计人员可以通过对实地环境和工作方法的观察来进一步获得关于实际操作程序的证据。 在没有其他的实地证据可以证明该事件可能发生的情况下,实地观察法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 然而,内部审计人员应当意识到,他们的出现会使受观察的职员的行为和操作受到影响。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部分 版权归原作者 所有 ) 第 8 页 共 16 页 以前的由其他内部审计人员、外部审计人员和其他检察机构出具的检查报告也是十分有用的信息来源。 然而,对于这些报告应当谨慎对待。 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充分考虑到,上述报告的作者是否完全了解系统,报告是否涵盖了系统的所有方面,是否有含糊其辞的现象。 这种思考可以使内部审计人员提高自己的报告的水平和质量,例如,他们的报告是否会使其他使用者迅速地 把握住系统和内部控制的重要方面。 内部控制 审计人员需要了解系统的工作方法和关键程序的操作规则,但实质上,他们仅对内部控制感兴趣。 内部控制有很多不同的方法,最重要的内部控制方法可以被归纳为 SOAPMAPS: :交易的授权、记录和相应资产的保管应当由不同的人员来实施( Segregation of duties) :应当有清楚的组织架构,所有的职员应当有及时更新的岗位职责明确各自的责任( Organisation) 和批准:所有的交易和决 定都应当由有权限的人员 予以正式授权( Authorisation) :对于进入办公室、接触资产及受控制的办公用具和计算机系统等行为都有适当的实地控制( Physical) 5)管理层:提供适当的财务和管理的信息;利用例外报告管理;对于危机的复核和质询管理( Management) 6)核算和会计:检查 /复核别人的工作;记录订单、发票、工资单等;编制银行调节表;控制账户的设立等( Arithmetical and accounting: checking) 7)人事:职员的雇用需要经适当的控制;所有的职员在上岗前应当受到适当的培训,并受到定期的评价( Personnel)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部分 版权归原作者 所有 ) 第 9 页 共 16 页 8)监督:应当由了解操作程序并能及时发现问题的人员对所有的职员和行为进行充分的监督( Supervision) 记录内部控制 这个阶段,所有的内部审计工作应当被书面记录下来,并且能够充分地支持关于内部控制是否恰当和可靠的结论。 在重要风险方面的主要程序和关键控制应当清楚、准确地记录。 审计工作底稿应当包括: ,可以以文字和 /或图表的形式 会议的记录 关于程序和控制的记录方法有很多种,例如,流程图、关键控制表、内部控制问卷及相关说明等等。 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法,都应当持续使用,这会有助于以后的检查中很快地了解程序。 系统的书面记录应当:清楚易懂;提供标准化的方法;强调风险点和关键控制 这些书面记录的目的: ,并且组织他们的思路和学识,从而使其能够系统地评估和 测试; 、所做工作的证据和由此得出的结论,也为今后做审计计划提供参考; 、控制、实施和报告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部分 版权归原作者 所。基于制度[控制系统]的内部审计方法(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