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莒北五校联盟20xx年中考数学一模试卷含解析内容摘要:

直线 y=bx+b2﹣ 4ac经过第一、二、四象限. 故选: D. 11.如图 ①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平行四边形 ABCD在第一象限,且 AB∥ x轴,直线 y=﹣x从原点出 发沿 x轴正方向平移,被平行四边形 ABCD截得的线段 EF的长度 l与平移的距离m的函数图象如图 ② ,那么平行四边形 ABCD的面积为( ) A. 4 B. C. 8 D. 【考点】 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 【分析】 根据图象可以得到当移动的距离是 4时,直线经过点 A,当移动距离是 7时,直线经过 D,在移动距离是 8时经过 B,则 AB=8﹣ 4=4,当直线经过 D点,设交 AB与 N,则 DN=2 ,作 DM⊥ AB于点 M.利用三角函数即可求得 DM即平行四边形的高,然后利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 【解答】 解:根据图象可以得 到当移动的距离是 4时,直线经过点 A, 当移动距离是 7时,直线经过 D,在移动距离是 8时经过 B, 则 AB=8﹣ 4=4, 当直线经过 D点,设交 AB与 N,则 DN=2 ,作 DM⊥ AB于点 M. ∵ y=﹣ x与 x轴形成的角是 45176。 , 又 ∵ AB∥ x轴, ∴∠ DNM=45176。 , ∴ DM=DN•sin45176。 =2 =2, 则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AB•DM=4 2=8, 故选: C. 12.如图, AB为半圆 O的直径, CD切 ⊙ O于点 E, AD、 BC分别切 ⊙ O于 A、 B两点, AD与 CD相交于 D, BC与 CD相交于 C,连接 OD、 OC, 对于下列结论: ① OD2=DE•CD; ② AD+BC=CD; ③OD=OC; ④ S 梯形 ABCD=CD•OA; ⑤∠ DOC=90176。 ; ⑥ 若切点 E 在半圆上运动( A、 B 两点除外),则线段 AD与 BC的积为定值.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 5 B. 4 C. 3 D. 2 【考点】 圆的综合题. 【分析】 根据切线的性质得到三个角为直角,且利用切线长定理得到 DE=DA, CE=CB,由CD=DE+EC,等量代换可得出 CD=AD+BC,选项 ② 正确;由 AD=ED, OD 为公共边,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 ∠ AOD=∠ EOD,同理得到 ∠ EOC=∠ BOC,而这四个角之和为平角,可得出 ∠ DOC为直角,选项 ① 正确;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比例可得出 OD2=DE•CD,选项 ⑤ 正确;由 △ODE∽△ OEC, ,得到 OD≠ OC,选项 ③ 错误;根据射影定理即可得到 AD•BC=OE2,于是得到线段 AD与 BC的积为定值,故 ⑥ 正确. 【解答】 解:连接 OE,如图所示: ∵ AD与圆 O相切, DC与圆 O相切, BC与圆 O相切, ∴∠ DAO=∠ DEO=∠ OBC=90176。 , ∴ DA=DE, CE=CB, AD∥ BC, ∴ CD=DE+EC=AD+BC,选项 ② 正确; ∴ S 梯形 ABCD= ( AD+BC) •AB=CD•OA;选项 ④ 正确; 在 Rt△ ADO和 Rt△ EDO中, , ∴ Rt△ ADO≌ Rt△ EDO( HL), ∴∠ AOD=∠ EOD, 同理 Rt△ CEO≌ Rt△ CBO, ∴∠ EOC=∠ BOC, 又 ∵∠ AOD+∠ DOE+∠ EOC+∠ COB=180176。 , ∴ 2( ∠ DOE+∠ EOC) =180176。 ,即 ∠ DOC=90176。 ,选项 ⑤ 正确; ∴∠ DOC=∠ DEO=90176。 ,又 ∠ EDO=∠ ODC, ∴△ EDO∽△ ODC, ∴ = ,即 OD2=DC•DE,选项 ① 正确; 同理 △ ODE∽△ OEC, ∴ , ∴ OD≠ OC,选项 ③ 错误; ∵∠ COD=90176。 , OE⊥ CD, ∴ OE2=CE•DE, ∵ DA=DE, CE=CB, ∴ AD•BC=OE2, ∴ 线段 AD与 BC的积为定值,故 ⑥ 正确. 故选 A. 二、填空题(本题共 4个小题,每小题 4分,满分 16分) 13.分解因式: a3﹣ 2a2+a= a( a﹣ 1) 2 . 【考点】 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 【分析】 此多项式有公因式,应先提取公因式 a,再对余下的多项式进行观察,有 3项,可利用完全平方公式继续分解. 【解答】 解 : a3﹣ 2a2+a =a( a2﹣ 2a+1) =a( a﹣ 1) 2. 故答案为: a( a﹣ 1) 2. 14.如图,四边形 ABCD是菱形, ∠ A=60176。 , AB=6,扇形 BEF 的半径为 6,圆心角为 60176。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6π ﹣ 9 . 【考点】 扇形面积的计算;菱形的性质. 【分析】 根据菱形的性质得出 △ DAB 是等边三角形,进而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得出 △ ABG≌△ DBH,得出四边形 GBHD的面积等于 △ ABD的面积,进而求出即可. 【解答】 解:连接 BD, ∵ 四边形 ABCD是菱形, ∠ A=60176。 , ∴∠ ADC=120176。 , ∴∠ 1=∠ 2=60176。 , ∴△ DAB是等边三角 形, ∵ AB=6, ∴△ ABD的高为 3 , ∵ 扇形 BEF的半径为 6,圆心角为 60176。 , ∴∠ 4+∠ 5=60176。 , ∠ 3+∠ 5=60176。 , ∴∠ 3=∠ 4, 设 AD、 BE相交于点 G,设 BF、 DC相交于点 H, 在 △ ABG和 △ DBH中, , ∴△ ABG≌△ DBH( ASA), ∴ 四边形 GBHD的面积等于 △ ABD的面积, ∴ 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S 扇形 EBF﹣ S△ ABD= ﹣ 6 3 =6π ﹣ 9 . 故答案为: 6π ﹣ 9 . 15.关于 x的分式方程 的解为正数,则 m的取值范围是 m> 2且 m≠ 3 . 【 考点】 分式方程的解. 【分析】 方程两边同乘以 x﹣ 1,化为整数方程,求得 x,再列不等式得出 m的取值范围. 【解答】 解:方程两边同乘以 x﹣ 1,得, m﹣ 3=x﹣ 1, 解得 x=m﹣ 2, ∵ 分式方程 的解为正数, ∴ x=m﹣ 2> 0且 x﹣ 1≠ 0, 即 m﹣ 2> 0且 m﹣ 2﹣ 1≠ 0, ∴ m> 2且 m≠ 3, 故答案为 m> 2且 m≠ 3. 16.两个反比例函数 y= ( k> 1)和 y= 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如图所示,点 P在 y= 的图象上, PC⊥ x 轴于点 C,交 y= 的图象于点 A, PD⊥ y 轴于点 D,交 y= 的图象于点 B, BE⊥ x 轴于点 E,当点 P 在 y= 图象上运动时,以下结论: ① BA 与 DC 始终平行; ② PA 与 PB始终相等; ③ 四边形 PAOB的面积不会发生变化; ④△ OBA的面积等于四边形 ACEB的面积.其中一定正确的是 ①③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