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20xx-20xx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物理内容摘要:

次经过 D 点的时间为 8 s.则 ( ) A. 通过 A 点的速率为 8 m/s B. 通过 B 点的速率为 10 m/s C. 通过 C 点的速率为 6 m/s D. CD∶ DE= 5∶ 4 ⒓ 在平直的平面上,小滑块从静止开始以加速度大小 a1= 2 m/s2向东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与此同时在它的正上方有一雨滴刚好从静止下落;小滑块运动时间 t 后,立即以加速度大小为 a方向与此时速度方向相反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经相同时间 t 返回原处并与雨滴恰好相遇 . 已知雨滴最后 1 s下落的高度为 55 m. 忽略空气的阻力, g= 10 m/s2. 在此 2t 时间内, 则( ) A. 小滑块向东加速与减速过程平均速度相同 B. 小滑块向东加速与减速过程的速度变化相同 C. 小滑块回到出发点的速度 大小为 12 m/s 1212433 6甲乙O1/msv /st D. 小滑块离开出发点的最大 距离 12 m 三、实验题:每空 2 分,共 14 分 . ⒔ 由于当年实验条件的限制,伽利略无法直接对落体运动进行实验研究,而今天即使在中学实验室里,我们也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落体运动的规律 . 如图是某次实验中获得的质量为 m 的小球 在空气中 下落时的频闪照片,频闪间隔是 130 s. 根据此照片计算 ( 当地重力加速度 的实际值为 m/s2, 计算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⑴ 小球下落的加速度大小为 __________m/s2; ⑵ 对 ⑴ 的数据进行分析,可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⒕ 某同学利用 电火花 计时器研究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小车的运动情况,如图 (甲) 所示为该同学实验时打出的一条纸带中的部分计数点(后面计数点未画出),相邻计数点间有 4 个点迹未画出. 所使用的 交流电的频率为 50 Hz. ⑴ 为研究小车的运动,此同学用剪刀沿虚线方向把纸带上 OB、 BD、 DF„„ 等各段纸带剪下,将剪下的纸带一端对齐,按顺序贴好,如图 (乙) 所示 . 若各段纸带上方的左上角、中点或各段纸带的中点连接后为一条直线, 则可以 判断此小车 _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 ⑵ 在图中 x1= cm、 x2= cm、 x3= cm、 x4= cm、 x5= cm、 x6= cm,则打下点迹 A 时,小车运动的速度大小是 ____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_m/s2. (本小题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⑶ 如果当时电网中交 流 电的频率是 f= 49 Hz 而电压不变 ,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由此引起的系统误差将使加速度的测量值 __________。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