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届高三生物生物与环境内容摘要:

( 20) 247。 10%] 247。 10%=800( g) {[( 20) 247。 10%] 247。 10%}247。 10%=4000( g) 共计 5600 g。 同理 , “ 最少消耗多少植物 ” 应按 20% (最高能量传递率 )来计算: ( 20) 5 5+( 20) 5 5+( 20) 5 5 5 =900( g) 返回目录 例 1 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 S型曲线的叙述 , 错误的是 ( ) S型 K值时种群增长率为零 [ 解析 ] 该题要求具备图形分析和图文转换的能力。 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在开始时具有 J型曲线的特点 , 但最终会呈 S型。 这反映了自然界的种群增长往往受自身密度的影响 , 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 ,种群的增长速度逐步降低。 分析图形时 , 往往应该关注一些关键点 (如起始点 、 最高点 、 转折点 ), K值是图形的最高点 , 达到 K值时种群增长率为零。 由于题目中并未提供图形 , 所以 , 分析该题时 , 还需要有图文转换的能力。 D 例 2 下图纵向表示海洋不同深度中鱼类的食物分布状况 , 曲线甲 、 乙 、 丙分别表示三种鱼的数量变化。 下列对此图的分析 , 错误的是 ( ) [ 解析 ] 该题考查了生态学中群落分层结构及竞争 、 捕食 、 共生几个重要概念 , 同时也考查了对图形的分析能力。 图形中显见的是海洋中的鱼类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 分层就是生态位分化的一种表现 , 分化的原因主要是对食物等因素的竞争 ,分化的结果是它们在不同层次上捕食不同的食物。 可以肯定这不是一种共生的关系 ,共生是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 , 相互有利 , 彼此依赖 , 不能分开。 [ 答案 ] D 例 3 下列选项中 , 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 ( ) B. 2020年 , 广东省人口的出生率为 % , 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 , 松树种群死亡率较高 [ 解析 ] 种群的概念实质上有两种情况:一是广义的种群即是指一切可能交配并繁育的同种个体的集群 ( 该物种的全部个体 )。 例如世界上总人口。 另一种狭义的种群:即为进行交配繁育的局部集群。 A、 B、 D中涉及的年龄结构 、 出生率 、死亡率都属于种群数量特征。 C项 , 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的描述 , 而是一种种群的分布格局。 集群型 , 种群内各个体在空间上的分布极不均匀 , 常成群 、 成簇或呈斑点状密集分布 , 各群的大小 , 群间距离及群内个体的密度都不相等 , 是一种广泛分布格局。 C 例 4 根据下表中甲 、 乙两个国家各年龄段的人口数量统计数据 , 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年龄(岁) 甲(百万) 乙(百万) ≥70 60~69 50~59 40~49 20~29 30~39 10~19 0~9 , 乙属于人口衰退型国家 , 乙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 , 乙属于人口衰退型国家 , 乙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 [ 解析 ] 本题的能力目标要求主要体现在获取信息 、 图文转换和数据分析等几个方面。 一个地区的人口研究可依据种群的特征 , 表中甲 、 乙两个国家各年龄段的人口数量统计数据 , 反映了该种群的年龄组成。 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增长型 ,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 其年龄金字塔基部宽 、 顶部狭窄;二是稳定型 , 出生率与死亡率相近 , 其年龄金字塔钟形 , 各部相近;三是衰退型 , 死亡率大于出生率 , 数量趋于下降 , 其年龄金字塔壶形 , 基部窄 , 中上部宽。 [ 答案 ] B 例 5 为了解决粮食生产和环境保护问题 ,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 当前科学 、有效的途径是 ( ) ① 合理开发海洋 , 寻找新的粮食资源 ② 控制人口增长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