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化学与技术内容摘要:

+0 . 0 2 t1 8 g m o l- 1) , 质量为 (0 . 9 8 t9 8 g m o l- 1+0. 0 2 t1 8 g m o l- 1) 1 2 2 . 5 L m o l- 1= 1 . 3 6 t。 ( 4) 根据方程式可列出如下关系式: 4F e S 2 ~ 8SO 2 ~ 16F e2 +~166Cr 2 O 72 -, 由此可得 3F e S 2 ~ 2C r 2 O 72 -。 • 网控全局 知识网络 优化记忆 • 考点整合 高效提升 触类旁通 • 1. 海水的综合利用 • (1)海水中盐的开发和利用 • ①海水制盐 • 由海水制盐的方法以蒸发法为主,它的原理很简单,即在太阳照射后,海水受热使水分蒸发,当各种盐分别达到其饱和浓度时,依次以固态形式析出。 ② 食盐资源的利用 —— 氯碱工业 氯碱工业就是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得到工业上所需的 NaOH 、 Cl2和 H2。 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总反应可表示为: 2NaC l + 2H2O ==== =电解2NaOH + Cl2↑ + H2↑。 工业上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设备为离子交换膜电解槽。 • (2)海水提溴 • 从海水中提取的溴约占世界溴年产量的1/3。 常用的一种海水提溴技术叫做吹出法,即用氯气氧化海水中 Br- ,使其变成Br2(Cl2+ 2Br- ===Br2+ 2Cl- ),然后用空气或水蒸气吹出。 (3) 海水提镁 工业规模海水提镁的一种方法是将海水抽入反应的槽中,加入石灰乳,使海水中的镁转变成 M g( O H)2,过滤,沉淀加盐酸转化成 M gCl2溶液,烘干,然后电解熔融 M gCl2得到镁和氯气 (M gCl2( 熔融 ) ==== =电解Mg + Cl2↑ ) ;氯气可用来制盐酸,再循环使用。 • 2.石油和煤的综合利用 • (1)石油的综合利用 • 石油是烃的混合物,因此没有固定的沸点。 工业上通过减压分馏和常压分馏的方法,把石油分成不同沸点范围的蒸馏产物而分离出来。 分馏出来的各种成分叫做馏分,每一种馏分仍然是多种烃的混合物。 • 为了获得更多的轻质油,特别是提高汽油的产量,采用催化裂化的方法,在一定条件下,将相对分子质量较大、沸点较高的烃分解为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沸点较低的烃。 ( 2) 煤的综合利用 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其分解的过程叫做煤的干馏。 煤的气化是把煤中的有机物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主要是碳与水蒸气的反应,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 H 2 O ==== =高温CO + H 2。 3 . 合成氨工业 (1) 合成氨的反应原理 由氮气与氢气直接 合成氨的化学原理为: N2+ 3H2高温、高压催化剂 2NH 3 ( 放热反应 ) 工业上,通常采用以铁为主的催化剂,在 400 ~ 500 ℃和 20 ~ 50M P a 的条件下合成氨。 • (2)合成氨的基本生产过程 • 合成氨的生产主要包括三个步骤: • ①造气:制备合成氨的原料气,包括 NH2。 • ②净化:原料气净化处理,以防止催化剂“ 中毒 ”。 • ③合成:将原料气进行化学合成制氨。 4 . 氨氧化法制硝酸 ( 1) 原理: 4N H3+ 5O2==== =催化剂△4N O + 6H2O( 常用铂作催化剂 ) , 2N O + O2== =2N O2,3N O2+ H2O == =2HNO3+ NO( 增压,降温,同时补充空气 ) ( 2) 尾气净化: ① 用 Na2CO3溶液吸收氮的氧化物得到亚硝酸钠和硝酸钠 2N O2+ Na2CO3== =N a NO2+ Na NO3+ CO2 • ② 用各种燃料气中的甲烷、氢气等将氮的氧化物还原为氮气和水 • H2+ NO2===NO+ H2O • 2H2+ 2NO===N2+ 2H2O • CH4+ 4NO2===4NO+ CO2+ 2H2O • CH4+ 4NO===2N2+ CO2+ 2H2O 5 . 硫酸的工业制法 —— 接触法 ( 1) 以硫为原料制备 SO2 S ( s) + O2( g) == =SO2( g) Δ H 0 ( 2) 利用催化氧化反应将 SO2氧化成 SO3 2SO2( g) + O2( g)催化剂2SO2( g) Δ H 0 ( 3) 三氧化硫转化为硫酸 SO3( g) + H2O(l) == =H2SO4( l) Δ H 0 为防止生成酸雾 , 一般用浓硫酸吸收 SO3。 • 6.纯碱的生产 • (1)氨碱法生产纯碱 • 氨碱法生产纯碱是以碳酸钙和氯化钠为原料,其过程为: • ①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 • 将二氧化碳通入含氨的饱和食盐溶液中,可得到 NaHCO3和 NH4Cl,方程式为: • NaCl+ NH3+ CO2+ H2O===NaHCO3↓+NH4Cl。 ② 制取碳酸钠,方程式为: 2N aHCO 3 ==== =△Na 2 CO 3 + CO 2 ↑ + H 2 O。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