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地理必修3部分复习指导内容摘要:
磷、发热量高的特点。 • 资料 5:煤炭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浅,适于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煤层中含有丰富煤层气。 资料 学生归纳 人口稀少 土壤肥沃 商品率高 商品粮基地 突出 特点 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地区专业化生产 地理条件内部分异 地形平坦 集中连片 耕地面积广 东北商品粮基地特点及成因 我国能源供求面临的五大挑战 挑战之一:人均资源量少 挑战之二:人均能源消费量低 挑战之三:单位产值的能耗高 挑战之四: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挑战之五: 能源安全(含义。 ) 受到威胁 我国人口基数大 我国人口素质低 如何加强我国能源安全的保障 ? 我国属发展中国家 2020年中国石油探明储量 33亿吨,仅居世界第 11位,占世界 %。 我国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和利用都相对比较落后,已探明可采储量仅占世界的 %。 西 部 东 部 降 水 少 以下 200 mm以上 多 距海远近 远 近 载 畜 量 小 大 自然景观 沙漠、戈壁 荒漠草原、草原 干湿地区 干 旱 半干旱 农业特色 绿洲农牧业 草原畜牧业、灌溉农业 读图 ,回答我国西北地区自东向西的差异 (二)注重基本概念的讲解,夯实基础 森林的生态效益 ——“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以及繁衍物种和维护生物多样性、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防风固沙等 (2020年广东卷 ) 6. 相同状态下,最有利于地表水下渗的条件是 A. 降水强度大,植被稀少 B. 降水强度大,植被丰富 C. 降水强度小,植被稀少 D. 降水强度小,植被丰富 矿产 能源 矿产能源 资源、矿产、能源的区别和联系 能源列举和分类 按能源资源的性质: 可再生能源: 非可再生能源: 按利用能源的技术状况: 常规能源: 新能源: 水能、煤炭、石油、风能、天然气、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核能 按能源的形成和来源分类: 来自地球内部: 来自太阳辐射: 来自天体间引力: 按能源的基本形态是否改变: 一次能源: 二次能源: (08年上海卷 )能源是现代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源。 作为清洁能源的风能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 10.下列与风能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风能属于来自太阳辐射的能源 B.风能是一种非可再生资源 C.撒哈拉沙漠是风能开发最好的地区 D.风能发电投入少,效益好 11.我国内蒙古高原和东部沿海都是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两地利用风能最佳季节分别是: A.秋季、春季 B.冬季、夏季 C.冬季、春季 D.夏季、秋季 12.塔里木盆地内部是我国风能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A.距海遥远,深居大陆的腹地 B.岩石裸露,下垫面摩擦力大 C.盆地地形,周围有高山阻挡 D.海拔较高,气温日较差较小 (2020年海南卷 ) 2. 下列传统民居各对应的分布地域不正确的是 A. 蒙古包 ——呼伦贝尔草原 B. 架空支撑的房屋 ——青藏高原 C. 平顶屋 ——塔里木盆地 D. 白色墙壁的房屋 ——撒哈拉沙漠 答案: B (2020年广东卷 ) 7. 某地房屋墙壁很厚,门窗多达二至三层,该地的气候类型最有可能是 答案: B (三)“区域的发展”学习的一般思路 • 第一步:区域面临的问题 • 第二步:区域问题产生的原因 • 第三步:区域问题产生的危害 • 第四步:区域问题综合整治的措施 ( 2020年广东卷) (单 )20. 对下列各地区环境问题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西北草原退化 B. 东北草原土壤酸化 C. 华北平原土壤盐渍化 D. 南方丘陵水土流失 答案: B “区域问题产生的原因”归纳 例: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根本原因: (人口数量 ) (人口素质 ) 具体原因: 例:非洲萨赫勒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 具体原因:传统游牧经济向商品性的定居牧业经济转化;农作侵入牧区。 根本原因: 例:前苏联垦荒。高三地理地理必修3部分复习指导
相关推荐
ab∴a+b= 2. 5. 若不等式 x22axa≥0 对 x∈R 恒成立,则实数 a的取值范 围为 . 解析:由题意得 Δ=4a 2+4a≤0,∴ 1≤a≤0. 经典例题 题型一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 例 1】 (2020 江苏改编 )已知函数 f(x)= 2020xxxx 解不等式 f(1x2)> 2x. 题型二 含参数的不等式的解法 【 例
滨 典型例题 : C 政治 、 军事 、 宗教 ① 古都 —— 雅典 、 罗马 、 西安 、 洛阳 、 杭州 等。 ② 新建的政治中心城市 —— 巴西利亚 、 华盛顿 、堪培拉 、 伊斯兰堡 等。 ④ 宗教城市 —— 沙特阿拉伯的 麦加 和 麦地那 、 梵蒂冈 、 拉萨 等。 ③ 历史上的军事要地和军港 —— 新加坡 等 城市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军事 、 宗教的影响 减弱。
国南方 A城市工业布局变化图:早期,工厂集中在 市中心;中期,逐渐在 a处形成了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个别 重化工厂为主的工业区;近年来,在 b处形成了以高新技术 产业为主的新工业区。 B地早期位于 A城市的远郊,在不同 时期, B地土地的利用方式存在很大差异。 试分析 b工业区形成的区位因素。 回顾教材,美国高新技术工业区的区位因素 邻近高速公路和研究院分院 接近研究院分院,科技条件好 ;
大地主兼并土地,土地高度集中,租庸调制无法正常进行。 780年,杨炎以两税法取代租庸调制。 如何理解两税法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赋税制度的一大变革和进步。 ① 使唐中期以来混乱的税制得到统一 , 一定时期内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 ② 改变了过去以人了为主的赋役制度 , 地税按亩征收 ,户税虽 “ 唯以资产为宗 ” , 但土地是资产中的主要内容 , 所以也主要是依据土地征税。 征税标准由税人向税地转化。
) A.垄断贸易的要求 B.商品输出的要求 C.瓜分殖民地的要求 D.资本输出的要求 2.( 2020年广东单科, 9)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 可以做为该观点直接证据的是 “ 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 ” “ 商市展扩所及,建筑盛则农田少,耕者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 ” 《 顺德县志 》 载: “ 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