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新中国的外交史内容摘要:
原因: A、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 B、日本对华友好团体和政党的推动。 概况: A、 ,中日双方签署了两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 B、 1973年初,中日两国互设大使馆,互派大使,并陆续签订贸易、航空、海运、渔业和科技文化等一系列协定,使这些方面的交往取得很快发展 意义 : B、翻开中日两国睦邻友好的新篇章 C、对两国关系的发展和亚洲与世界的和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A、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 毛泽东会见日本首相田中角荣 国际上出现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1971年 7月 ——1978年底又有 28国 与中国建交 毛泽东对“三个世界”的划分 二、 70年代对外关系的重大发展 尼克松访华和 《 中美联合公报 》 的发表 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 中日关系的正常化 国际上出现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三、新时期的外交政策 新时期我国对外政策的调整: “ 一个出发点 , 两项政策。 一个基本目标 , 两个坚持。 ” 一个出发点 ——“科学判断战争与和平问题 ” 奉行不结盟政策 —— 新时期独立自主的 和平外交政策具体表现 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一项 长期基本国策 一个基本目标 ——“反对霸权主义 , 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 一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是对外政策 根本立足点 二是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是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 两项政策 两个坚持 2020年胡锦涛出席 联合国成立60周年 首脑会议 . 四、活跃的 多边外交 以联合国为中心, 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开展以联合国 为中心的 多边外交 首倡安理会 五个常任理事 国首脑的首次 历史性会晤 出席 联合国千年 首脑会议 谋求重大国际问题和地区 热点问题公正、合理的解 决,发挥 大国作用。 积极参与维和行动 和裁军工作,发挥 实质性作用。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独特的 建设性作用。 全面参与联合国 主要机构的事务 五、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一、将成主角: 参与 亚太经合组织 活动 三、与邻为善: 中国和东盟 中国与地区性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及参与其活动的影响 二、 区域合作: 上海合作组织 四 、 渐入佳境: 中国和欧盟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示意图 成员国: 21个; 人口: 25亿 , 占世界人口的 45%; 国民生产总值:约占世界总量的 55%; 贸易额:为世界总额的 47%。 每年一届部长级年会和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三、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积极参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活动 ——睦邻、安邻、富邻 :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简称 APEC, 1989年成立于 澳大利亚 首都堪培拉,是亚太地区重要的政府间 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其 宗旨和目标是: “相互依存,共同利益,坚持开放性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间贸易壁垒。 ” 从你了解的史实中谈谈对 2020年在上海成功举行 APEC会议的认识和感想。 人们希望:在 APEC这个亚太地区最重要的经济论坛里、政治舞台上,有大家庭的气氛,有 APEC的精神:“ 和平、和谐、共同繁荣 ” ,这是一个畅谈理想、寄望未来的场所。 大家 相互平等、没有霸气,没有强权,只有合作、开放、自愿、协商。 这些叱诧风云的领袖们身着浓郁中国风情的唐装,微笑着,手握手、肩并肩,站成一排,合一张 APEC“全家福 ” ,这是一幅 21世纪初最温馨动人的画面。 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简称 SCO ) —— 区域合作 、 与邻为善 、 以邻为伴 : 成员国: 6个 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坦、乌兹别克斯坦。 总面积: 达 平方公里,约占欧亚大陆面积的 3/5; 人口 : ,约占世界人口的 1/4, 美国 《 华盛顿邮报 》 评价:“中国正在四邻间建立起全新的声誉”。 1996年成立的 “上海五国机制”: 最初是一个讨论和解决边境地区加强 军事信任与裁军 的元首会晤机制。 2020年 “上海五国机制”发展为: 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 ——上海合作组织。 6国元首在上海签署 《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 合作目标 :加强 安全合作 —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 义、极端主义 “ 三股势力 ”。 推进 经济合作 —促进经济共同发展。 开展 人文合作 —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 合作精神 : “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 性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 “ 上海精神” 合作模式 : 以大小国家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 利协作为特征的“互信求安全、互利求。高三历史新中国的外交史
相关推荐
人”的方针 ,最终击败了不可一世的楚军,雄踞中原。 公元前6世纪初, 楚军大败晋军, 楚庄王称霸中原。 问鼎中原 ③ 吴 越 争 霸 人物 地理位置 吴王阖闾 越王勾践 吴:江苏苏州 越:浙江绍兴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评价 : 、人口和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为了满足奴隶主贵族扩张和掠夺的私欲,战争给人民带来了灾难和痛苦。 “春秋无义战”。 ,但它客观上促进 社会进步 : A 春秋战争为
和人身自由都失去了保障。 ( 4) 1967年 1月,以王洪文为首的 “ 造反派 ” 组织,非法夺取了上海党政各级领导权。 接着,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政领导机关都被夺权,许多地方发生武斗,社会秩序遭到 严重破坏。 ( 5) “ 文化大革命 ” 期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连续十年没有召开,人民代表已无法正常行使其权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也不能实行。 这样
从具体国家来看 对英国 的影响 经济上,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政治上, 工业资产阶级队伍壮大,通过议会改革,进一步掌握了政权。 P63 工业无产阶级队伍壮大,爆发英国宪章运动。 对外关系上, 英国成为世界霸主。 从具体国家来看 对法国的影响 P6365 A 工业资产阶级队伍壮大,先后爆发 七月革命、二月革命。 B 工业无产阶级队伍壮大,先后发生里昂 工人起义、六月起义、巴黎公社革命。
社会的上层建筑。 西周初期 , 周王有较高的权威 , 周王对诸侯国有较强的号召力 、 向心力;受封的诸侯服从周王的命令 , 并朝贡财物和派兵随从周王作战。 诸侯国对周王起到拱卫作用 , 使周朝不仅巩固了统治 , 而且扩大了疆域 , 成为地域空前广大的奴隶制国家。 但事物的发展往往有两重性。 一方面 , 诸侯听命于周王 ,另一方面 , 诸侯国受分封之后 , 在其境内自成一体 , 有其相对独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