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中国的政治制度内容摘要:
离水 东到大海 北至长城 南到南海 西到陇西 人口达 2020万 ( 1)、结束混战,有利于人民安定生活,社会生产发展,符合人民共同愿望 (2)、 扩大了疆域,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秦的统一的历史意义 制度 类别 分封制 郡县制 朝代不同 西周实行 秦朝推广 条件不同 是与 宗法制 相联系的,以 血缘 关系为基础 是在国家 大一统 的条件下实行的,是按 地域 划分的 内容不同 分封的诸侯,王位 世袭并拥有 封地 郡县的官吏由 皇帝或朝廷任免调动 ,官位概 不世袭 ,官吏只拥有俸禄 没有土地 作用不同 诸侯国拥有很强的 地方独立性 ,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 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统一 特点不同 贵族政权 官僚政治 ▲ 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比较 以 中央集权 的方式解决了分封制所导致的地方割据问题,巩固了国家统一是历史的进步。 皇帝 郡尉 郡守 监御史 县尉 县令 县丞 有秩 三老 啬夫 游徼 亭长 里正 郡 县 乡 亭 里 道 郡县制 秦朝政府地方组织系统表 分掌行政、兵事 和监察职责 皇帝制度的确立 皇 权至上 : 权力高度集中的标志。 皇帝独尊: 成为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皇位世袭: “ 家天下 ” 的皇位继承制是君主权力集中的另一体现。 确立“皇帝”称号;皇帝自称“朕”;命令称 “制”或“诏”,印称“玺”。 有什么特点。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朕为始皇帝。 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 ──《 史记卷六 秦始皇本纪 》 皇帝 九卿 左、右丞相 “百官之首” 百官之首 全国政务 御史大夫 (副丞相) 律令图籍 监察百官 (位低权重) 太尉 军务 (虚有其位) 三公九卿制的建立 有何特色。 • 三权分立 • 位高权重 • 内外兼管 • 不得世袭 • 军权皇控 焚书坑儒 目的: 防止有学识素养的士人,对时政展开批评。 影响: 开思想专制之先例,钳制思想,摧残了文化。 挟书律 内容: 理论依据: 法家思想: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评价: 一方面加强了思想专制的统治,另一方面 成为秦“暴政”的典型表现,是秦短命而亡的原因之一 通过思想文化专制以巩固政治上的统一 A、实质: B、对中国文化而言: 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不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 C、对秦的统治而言: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影响。 概念: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 专制主义: 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至行使军权、政权、财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中央集权: 指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中,全国军政财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绝对服从中央。 萌芽于战国(法家思想) 建立于秦朝(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巩固于西汉(内外朝制度、刺史制度、察举制) 完善于隋唐(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加强于北宋(副宰相的设置) 发展于元朝(行省制) 强化于明清(废宰相、内阁制度、军机处)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兴衰过程 秦朝金字塔型统治机构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影响 ( 1)积极: ( 2)消极: 使秦国力增强,疆域不断扩大, 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A、政治(疆域): 使秦能实行各种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利于经济文化的发展(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 B、经济: C、民族: 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起了重要作用 D、后世: 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 ,且不断加强 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 (暴政) 1.( 2020江苏, 1)“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 2.( 2020上海历史,共同部分 20) 中国古代有一个统一王朝,它最先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郡县制,建立起中央集权制的政治模式。 据此判断,这个王朝是 :“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高三历史中国的政治制度
相关推荐
②军事: 采取全面抗战路线斗争,取得平型关大捷,八路军 ,新四军深入敌后 ,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 ,建立抗日根据地 ,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 .1937年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改称为陕甘宁边区。 晋察冀根据地是第一个敌后根据地。 1940年下半年 ,彭德怀在华北进行了百团大战 ,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 ③ 思想:制定全面抗战路线,提出持久抗战方针,指明了抗战胜利的正确道路,
越多,它的电功率就越大。 ( ) 额定功率相同的用电器,它们的额定电流一定是相等的。 ( ) 电灯 A 的规格是 “ 、 ” ,灯 B 规格是 “6V 、 ” ,则灯 A 的灯丝电阻要比 B 小些。 ( ) 三、选择题 判定电灯亮度的主要依据应是( ) A、电功 B、电功率 C、电压 D、电流强度 电风扇的功率是 50 瓦特,它表示( ) A、 1 秒钟内电流做功 50 瓦特 B、有 50
摩擦起电都是由于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 ) 一只开关能同时控制三盏灯,说明这三盏灯是串联的。 ( ) 任何情况下,空气都是不能导电的。 ( ) 三 、选择题 若甲、乙两带电棒相互排斥则( ) A、两棒带同种电荷 B、两棒带异种电荷 C、两棒一定都带正电荷 D、两棒一定都带负电荷 人体、橡胶、煤油、酱油这四种中属于导体的是( ) A、人体、橡胶 B、只有人体 C、煤油、酱油 D
,大禹的身份和地位发生了哪些变化。 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呢。 这些变化对后来启的王位有无影响呢。 益 启 禹死 后,启及其支持者杀 死益 ,启建立夏朝。 公共权力 中国第一个国家政权 由此我们看出,在神话、宗教、哲学、政治四大结构在整个民族文化所占有份量的比较中,古代希腊是众神的天空,古代印度是宗教的天空,古代中国却是政治的天空。 一、夏商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 夏代的政治制度及其特点
伟 大的 历 史 转 折 改革开放 改革 开放:对外开放 政治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 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城市:国企改革 扩大企业自主权,增强企业活力 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 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要求 人民公社的弊端(历史因素) 安徽、四川自然灾害严重 地方政府政策开明,党中央的肯定 原因 安徽等省农民的首创精神 1950年- 1952年 土地改革,
民族关系: 五胡内迁(自东汉开始)匈奴、鲜卑、羯、氐、羌 刘渊反晋、匈奴灭西晋 东晋十六国 十六国 彼此攻战,破坏严重 各族交往,融合加速 前秦一度统一北方,淝水之战后北方分裂。 东晋( 317420年) 南北大地主联合拥戴司马睿建东晋( 317年) 士族制度充分发展 偏安东南:不支持祖逖北伐;淝水之战后收复黄河以南; 刘裕灭东晋( 420年) 南北朝 北朝( 439581年) 政权更替:北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