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中国古代史复习内容摘要:
答案: 重点内容解读及考察反馈 3.( 2020年江苏卷 .2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炀帝大业元年,发河南诸郡男女 百余万开通济渠,自西苑引谷、洛水达于 河,又引河通于淮海,自是天下利于转输。 四年,又发河北诸郡百余万众开永济渠, 引沁水南这于河,北通涿县。 自是丁男不 供,始以妇人从役。 —— 《 通典 》 卷十 《 漕运 》 材料二 (通济渠和邗沟开通后 )水面阔四 十步,通龙舟, „ „ 自京师至江都,离宫 重点内容解读及考察反馈 四十余所。 „„ (江南河开通后 )八百余里, 水面阔十余丈,又拟通龙舟,并置驿宫草 顿。 —— 《 大业杂记 》 材料三 将兴辽东之役,自洛口开渠达于 涿郡,以通运漕。 —— 《 隋书 》 卷六八 《 阎毗传 》 材料四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 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 胡曾 《 汴水 》 重点内容解读及考察反馈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 皮日休 《 汴河怀古 》 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 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脂膏是此河。 —— 李敬方 《 汴河直进船 》 请回答: ⑴隋朝开凿大运河除为加强对南方的控制 外,还有其他目的,根据材料一、二、三 加以概括。 (3分 ) 重点内容解读及考察反馈 答案: ⑴ 目的:沟通南北交通运输,满足 隋炀帝巡游作乐的奢欲,运输军队和物资 北征高丽。 ⑵大运河开通后,后人对此褒贬不一。 根 据材料四归纳三位诗人的不同观点。 (3分 ) 答案:胡曾认为开凿大运河导致隋朝灭亡。 皮日休肯定了开凿大运河对经济发展的积 极作用。 李敬方着重指出了运河开通后统 治者对江南的搜刮和掠夺。 重点内容解读及考察反馈 ⑶ 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正反两方 面谈谈你对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看法。 (6分 ) 答案:积极作用:巩固政治上的统一,有 利于沟通南北交通。 加强南北经济文化的 交流。 消极作用:加重了劳动人民的徭役负担, 激化了阶级矛盾,导致了隋朝的迅速灭亡, 也加强了对江南人民的搜刮、掠夺。 开凿大运河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 重点内容解读及考察反馈 4.( 2020年重庆文综 .39)根据材料回答 问题。 材料一 “ 夫农者,国之本,本立然后可 以议太平。 若不由兹,而云太平者,谬矣。 ” —— 《 旧唐书 》 材料二 “ 贞观初,户不及三百万,绢一 匹易米一斗。 至四年,米斗四五钱, „„ 马牛被野。 ” —— 《 新唐书 》 重点内容解读及考察反馈 材料三 表 1据 《 通典 》 天宝八年( 749年) 统计河北道、河南道(唐玄宗时按山河地 形,分全国为十五道)各仓所储粮食量。 各仓储粮大致反映各地粮食产量。 重点内容解读及。高三历史中国古代史复习
相关推荐
民族关系: 五胡内迁(自东汉开始)匈奴、鲜卑、羯、氐、羌 刘渊反晋、匈奴灭西晋 东晋十六国 十六国 彼此攻战,破坏严重 各族交往,融合加速 前秦一度统一北方,淝水之战后北方分裂。 东晋( 317420年) 南北大地主联合拥戴司马睿建东晋( 317年) 士族制度充分发展 偏安东南:不支持祖逖北伐;淝水之战后收复黄河以南; 刘裕灭东晋( 420年) 南北朝 北朝( 439581年) 政权更替:北魏
伟 大的 历 史 转 折 改革开放 改革 开放:对外开放 政治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 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城市:国企改革 扩大企业自主权,增强企业活力 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 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要求 人民公社的弊端(历史因素) 安徽、四川自然灾害严重 地方政府政策开明,党中央的肯定 原因 安徽等省农民的首创精神 1950年- 1952年 土地改革,
,大禹的身份和地位发生了哪些变化。 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呢。 这些变化对后来启的王位有无影响呢。 益 启 禹死 后,启及其支持者杀 死益 ,启建立夏朝。 公共权力 中国第一个国家政权 由此我们看出,在神话、宗教、哲学、政治四大结构在整个民族文化所占有份量的比较中,古代希腊是众神的天空,古代印度是宗教的天空,古代中国却是政治的天空。 一、夏商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 夏代的政治制度及其特点
:使广大贫雇农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土地,生活上得到保证,提高了农民的生产和革命的积极性,推动了革命的发展 • ②抗日战争时期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 作用:提高了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也利于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 五、建国后的土地政策:土地政策的四次调整 • 1950年土地改革,颁布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 ①背景:新中国成立后
西调、河南调、“雅”是正的意思。 周代人把正声叫做雅乐,犹如清代人把昆腔叫做雅部,带有一种尊崇的意味。 大雅小雅可能是根据年代先后而分的。 “颂”是用于宗庙祭的乐歌。 诗经目录 问题:如何看待孔子的“仁”和“德”。 ( 1)主观目的: 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奴隶主的统治。 A、提高劳动人民的身份地位,促进生产的发展。 B、有助于调解社会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稳定 ( 3)在阶级社会里是无法实现的. (
• 不利条件 – 气温低 – 无霜期短 – 降水少 青藏地区发展农牧业的有利及不利条件分别是什么。 -耐寒 高原种植业 温暖 温凉 寒冷 寒冻 3000m 4000m 4500m 5000m 青稞、冬小麦 青稞、春小麦 青稞 喜温凉农作物: 青稞、小麦、豌豆 无 重要农业区 湟水谷地 雅鲁藏布江谷地 种植的农作物是否可以高产。 为什么。 思考: 重要农业区分布在何处。 原因。 高寒牧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