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考试说明解读内容摘要:
和②探究HNO3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 Ⅱ )实验①和 探究温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 Ⅲ )实验①和 探究大理石规格(粗、细)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② ③ ④ (2)实验①中 CO2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见下图: 依据反应方程式 CaCO3+2HNO3=Ca(NO3)2+CO2↑+H 2O,计算实验①在 7090 s范围内 HNO3的平均反应速率(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写出计算过程)。 ( 3) 请在答题卡的框图中,画出实验②、③和④中 CO2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的预期结果示意图。 【 说明 】 上述试题考察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否依托已有化学知识,明确实验目的, 设计实验方案,解决实际问题,能否读图、析图、获取信息、采集处理数据进行基本计算的能力。 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 ( 1)了解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 2)在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初步了解化学变化规律,并对化学现象提出科学合理的解释。 “ 原大纲 ” : ( 1)用正确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完成规定的 “ 学生实验 ” 的能力。 ( 2)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处理实验数据和分析实验结果,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 3)初步处理实验过程中的有关安全问题的能力。 ( 4)能识别和绘制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的能力。 ( 5)根据实验试题的要求,设计或评价简单实验方案的能力。 从着重考查实验的“ 知识与技能 ” 向重视 “ 过程与方法 ” 转化 我的理解-- 实验化学担负着两大任务: 第一、掌握实验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 基本实验思路 ,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 基本实验思路: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的思路(沉淀法) ★物质检验、鉴别的一般思路 ★研究物质性质及反应规律的思路(钠与苯酚的反应) ★研究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规律的实验方法。 (反应条件的控制) ★滴定分析的基本方法 ★制取物质要考虑的一些基本问题和基本思路 第二、理解相关的化学原理 思考二: 比较新考纲与原考纲,新课程增加了化学学科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这一内容,删去原考纲中化学计算部分内容,将化学计算的要求分散,与相关知识内容整合。 二、对考试内容-- “ 化学学科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 ” 的理解 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 ①.了解化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 了解化学可以识别、改变和创造分子。 ②.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和推理为基础的科学探究方法。 认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 ③.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基本原理以及能量变化等规律。 ④.了解定量研究的方法是化学发展为一门科学的重要标志。 理解摩尔( mol)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可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⑤.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如化学元素与生活、材料、能源、环境、生命过程、信息技术的关系等)。 了解在化。高三化学考试说明解读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高三区域地理复习指导
• 不利条件 – 气温低 – 无霜期短 – 降水少 青藏地区发展农牧业的有利及不利条件分别是什么。 -耐寒 高原种植业 温暖 温凉 寒冷 寒冻 3000m 4000m 4500m 5000m 青稞、冬小麦 青稞、春小麦 青稞 喜温凉农作物: 青稞、小麦、豌豆 无 重要农业区 湟水谷地 雅鲁藏布江谷地 种植的农作物是否可以高产。 为什么。 思考: 重要农业区分布在何处。 原因。 高寒牧区 —
高三历史“百家争鸣”和思想儒家的形成
西调、河南调、“雅”是正的意思。 周代人把正声叫做雅乐,犹如清代人把昆腔叫做雅部,带有一种尊崇的意味。 大雅小雅可能是根据年代先后而分的。 “颂”是用于宗庙祭的乐歌。 诗经目录 问题:如何看待孔子的“仁”和“德”。 ( 1)主观目的: 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奴隶主的统治。 A、提高劳动人民的身份地位,促进生产的发展。 B、有助于调解社会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稳定 ( 3)在阶级社会里是无法实现的. (
高三化学酸碱中和滴定
0 20 30 40 V(NaOH)mL 12 10 8 6 4 2 PH 颜色突变范围 中和滴定曲线 酚酞 甲基橙 滴定管的使用 :先水洗,再用待装液润洗 23次 ,调液面:先装入液体至“ 0”刻度以上 23厘米处,排净气泡后调整液面到“ 0”或“ 0” 以下,记下刻度,注意平视 不能仰视或俯视 :左手
高三化学硝酸与金属反应的计算
银 : 三、从得失电子守恒的角度 : 一般情况下 :金属失去的电子被 +5价的氮得到 ,转化为 NO 或 NO2 ,根据得失电子解题。 例 Cu与稀硝酸反应中 ,如果有 1 mol 硝酸被还原 ,则被氧化的铜的物质的量为 mol。 A . 3/8 B. 8/3 C . 3/2 D. 2/3 C 例 g 完全溶于浓硝酸中 ,若反应中硝酸被还原 ,只产生 4480 mL NO2 气体和 336 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