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内容摘要:
是 RNA, D错。 ( 2020福建) DNA测序,其结构与脱氧核苷酸相似,能参与 DNA 的合成,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NA 合成时,在 DNA 聚合酶作用下,若连接上的是双脱氧核苷酸,子链延伸终止;若连接上的是脱氧核苷酸,子链延伸继续。 在人工合成体系中,有适量的序列为 GTACATACATG的单链模板 .胸腺嘧啶双脱氧核苷酸和 4种脱氧核苷酸,则以该链为模板合成出的不同长度的子链最多有( ) 【 解析 】 根据题意,胸腺嘧啶双脱氧核苷酸也可和单链模板上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进行配对。 在该模板上共有 4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这样,可能就有 酸与模板上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进行配对,所以总共有 5种不同长度的子链。 D ( 2020上海) 27.某双链 DNA分子含有 400个碱基,其中一条链上 A∶ T∶ G∶ C= 1∶ 2∶ 3∶ 4。 下列表述 错误 的是 ( ) A.该 DNA分子的一个碱基改变,不一定会引起子代性状的改变 B.该 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120个 C.该 DNA分子中 4种碱基的比例为 A∶ T∶ G∶ C=3∶ 3∶ 7∶ 7 D.该 DNA分子中的碱基排列方式共有 4200种 BD C ( 2020上海) 4.细胞内某一 DNA片段中有 30%的碱基为 A,则该片段中 ( ) A. G的含量为 30% B. U的含量为 30% C.嘌呤含量为 50% D.嘧啶含量为 40% “汉水丑生的生物同行”超级群大型公益活动:历年高考题 PPT版制作。 本课件为公益作品,版权所有,不得。高一生物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相关推荐
科学家赫尔希和蔡斯找到了一种理想的实验材料 —— T2噬菌体 ,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从而 证实了 … … 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一)实验材料: T2噬菌体 、大肠杆菌 (二)实验方法: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三)实验过程: (四 )实验结论 : (1).DNA能自我复制 ,使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 . (2)DNA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 标记 侵染 搅拌并 离心 检测 思考与讨论:
Cl溶液。 3)酒精最好用 95%的冷酒精。 4)二苯胺试剂最好现配现用 ,如果从冰箱取出 ,用时要先摇匀。 5)加蒸馏水或加入酒精用玻棒搅拌时 ,动作要轻缓且朝一个方向。 解决教材其他练习题。 反复地溶解与析出 DNA,能够去除杂质的原因是: 用高盐浓度的溶液溶解 DNA,能除去在高盐中不能溶解的杂质;用低盐浓度使 DNA析出,能除去溶于低盐溶液中的物质。 练习
) A.用蒸馏水将 NaCl溶液浓度调至 mol/L,滤去析出物 B.调节 NaCl溶液浓度或加入木瓜蛋白酶,都可以去除部分杂质 C.将丝状物溶解在 2 mol/L NaCl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即呈蓝色 D.用菜花替代鸡血作为实验材料,其实验操作步骤相同 解析: 选 B。 用蒸馏水将 NaCl溶液浓度调至 mol/L,过滤后获取析出物, A项错误;实验时可用不同浓度的 NaCl溶液去除杂质
英国物理学家 ) DNA的分子结构 DNA分子的结构特点 DNA的分子结构 DNA分子的特性 多样性 特异性 稳定性 DNA作为遗传物质的理论证据 DNA的分子结构 巩固提高 1. 已知一段双链 DNA有 100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有 60个 ,请问鸟嘌呤的比例是 ____
V 内电路 r R 电源 实验结论: U外 + U内 =定值 A、 B分别是电源的正负极 A B C D C、 D分别是两根探针 V2 V1 用来测外电压 U外 V1 V2 用来测电源的内电压 U内 电动势: E = U外 + U内 单位 :伏特 ( V) R U外 = IR U内 =
间 的变化量 • 思考:在 V- t图象中是怎样体现出加速度的 t/s O v/ms1 10 15 5 4 6 2 A B 思考: A、 B两物体哪个的速度变化快。 A物体的加速度为。 B物体的加速度为。 Vt 图像的斜率就是加速度 从 v— t图象看加速度 O v/ms1 t/s 4 6 2 4 6 2 前 2秒内的加速度 2s— 4s的加速度 0 4s— 6s的加速度 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