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复习专题4-化学实验内容摘要:

(只要求写出图中装置的序号 )。 (2)选用的第一个装置的作用是 ;选用的第二个装置的作用是。 (3)首尾装置中出现的现象分别为 ,。 剖析:由题意可知: HCl可用 AgNO3 溶液检验,而 H CO 只能利用它们跟 CuO 反应后的生成物不同进行验证。 因为 H CO中若混有其他杂质气体会影响验证结果,所以 H CO通入盛有 CuO的装置前,一定要除去其他杂质。 因此,应先将混合气体通过装置④ (验证并吸收 HCl),然后通过⑥ (除去剩余的 HCl 和 H2O),再通过① (使 H CO 与 CuO 反应 ),再通过⑦ (检验生成水,证明含有 H2),最后通入⑤ (检验生成 CO2,证明含有CO)。 答案: (1)④⑥①⑦⑤ (2)验证混合气体中 HCl 的存在 吸收气体中的水蒸气,排除对 H2还原氧化铜的产物水的验证的干扰 (3)有白色沉淀产生 有白色沉淀产生 说明: (1)通过水溶液的气体,会含水蒸气。 (2)吸收水常用①浓硫酸②固体 NaOH③生石灰等;验证水用无水CuSO4。 (3)吸收 CO2常用① NaOH 溶液②固体 NaOH 等;验证 CO2用澄清的石灰水。 中考热身: (一)选择题 下列仪器中,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 ( ) 山东省郓城一中( 274700) 闫理成 7 下列实验操作顺序不正确的是:( ) A、点燃氢气,一氧化碳等可燃性气体时,先验气体的纯度,确认纯净后再点燃。 B、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结束,先停止加热,试管冷却后停止通氢。 C、制取氢气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实验室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先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后熄灭酒精灯。 某同学在称量药品时,把药品放在了右盘,在左盘上放的砝码是4g,游码拨在。 则该药品的实际质量应是( ) A、 B、 C、 D、 右下图所示装置,有洗气、储气等用途。 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也利用了类似的装置,并在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胶管 下表是三种气体的密度(在 00C, 101Pa 条件下测定)和溶解度( 200C,101Pa 条件测定)实验室要收集 SO2 气体,可采取的方法是 H2 CO2 SO2 密度( g/L) 溶解度( g) A、向上排空气法 B、向下排空气法 C、排水法 既可用向上排空气法又可用排水法 NO是汽车尾气中的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而生成红棕色的 NO2气体,在实验室中,收集 NO 时可选用的集气方法是( ) A、排水法 B、向上排空气法 C、向下排空气法 D、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研究表明,许多金属氧化物对氯酸钾的分解有催化作用。 分别用下列金属氧化物作催化剂,氯酸钾开始发生分解和反应剧烈时的温度如下表所示: 催化剂 Fe2O3 Al2O3 CuO MgO 开始反应 4700C 5150C 3050C 4900C 剧烈反应 4900C 5400C 3500C 5450C 山东省郓城一中( 274700) 闫理成 8 实验室用氯酸钾来制氧气,如果不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最好选用( ) A、 Fe2O3 B、 Al2O3 C、 CuO D、 MgO 实验表明:不能用块状大理石与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碳,而能用大理石粉末与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碳。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A、能发生反应的物质之间是否发生反应,与反应的条件有关 B、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越大,越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C、块状大理石与大理石粉末的性质不同 D、块状大理石与大理石粉末中各元素原子间电子的结合状况不同 有四种固体: CuSO Na2CO BaCO NaNO3,用下列试剂中的一种经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