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练习及答案(沪科版八年级)内容摘要:

) A. 3cm B. 5cm C. 7cm D. l4cm 29.凸透镜的焦距是 l0cm,把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 l5cm处,则蜡烛通过凸透镜形成的像是 (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正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 中考链接 】 1.( 2020 黑龙江省)某同学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研究实验,先在光屏上得到蜡烛的缩小的像,再把光屏与燃烧的蜡烛互换位置,结果应在光屏上 A.形成缩小、倒立的实像 B.形成放大、倒立的实像 C.形成放大、正立的虚像 D.不能成像 2.( 2020 福州市)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直线上 A、B、 C点分别用于放置器材,如图所示。 其中 B 点应放 _______,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像,应把蜡烛放在 离凸透镜 _____焦距的地方。 A B C 3.( 2020 北京市海淀区)凸透镜焦距为 12 厘米,要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应把物体放在距透镜 ________厘米范围内。 4.( 2020 河南省)物体从距凸透镜 12厘米处移到距凸透镜20厘米处,调整光屏,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 10厘米 B. 12厘米 C. 20厘米 D.以上都不对 5.( 2020 天津市)用一凸透镜成像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实像总是正立的,虚像总是倒立的。 B.实像和虚像都可能是 放大或缩小的。 C.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 D.成虚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 6.( 1999 天津市)在凸透镜前有一物体,当它沿主轴向透镜方向移动 20 厘米,则它所对应的像都远离透镜移动 30 厘米,那么物体移动的范围可能是: A.在透镜 1 倍焦距内移动 B.在透镜 1 倍焦距与 2 倍焦距之间移动 C.在透镜 2 倍焦距外移动 D.在透镜 2 倍焦距外向 1 倍距离与 2 倍焦距间移动 7.(黄冈市, 1999)一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离透镜中心 10cm处的屏幕上形成一个最小亮点。 用它作照相机的镜头,拍摄一个缩小的像, 景物与镜头应大于 ____________距离。 8.(江西省, 2020)把一张透明塑料纸放在桌面上,用筷子在塑料纸上滴一个水珠,双手平拿着塑料纸,透过水珠看报纸上的字是 _________了的 ________像。 9.(广西, 2020) 眼睛透过焦距是 20cm 的凸透镜观察烛焰,看到正立、放大的烛焰的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