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练习及答案(沪科版八年级)内容摘要:
) A. 3cm B. 5cm C. 7cm D. l4cm 29.凸透镜的焦距是 l0cm,把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 l5cm处,则蜡烛通过凸透镜形成的像是 (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正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 中考链接 】 1.( 2020 黑龙江省)某同学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研究实验,先在光屏上得到蜡烛的缩小的像,再把光屏与燃烧的蜡烛互换位置,结果应在光屏上 A.形成缩小、倒立的实像 B.形成放大、倒立的实像 C.形成放大、正立的虚像 D.不能成像 2.( 2020 福州市)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直线上 A、B、 C点分别用于放置器材,如图所示。 其中 B 点应放 _______,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像,应把蜡烛放在 离凸透镜 _____焦距的地方。 A B C 3.( 2020 北京市海淀区)凸透镜焦距为 12 厘米,要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应把物体放在距透镜 ________厘米范围内。 4.( 2020 河南省)物体从距凸透镜 12厘米处移到距凸透镜20厘米处,调整光屏,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 10厘米 B. 12厘米 C. 20厘米 D.以上都不对 5.( 2020 天津市)用一凸透镜成像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实像总是正立的,虚像总是倒立的。 B.实像和虚像都可能是 放大或缩小的。 C.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 D.成虚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 6.( 1999 天津市)在凸透镜前有一物体,当它沿主轴向透镜方向移动 20 厘米,则它所对应的像都远离透镜移动 30 厘米,那么物体移动的范围可能是: A.在透镜 1 倍焦距内移动 B.在透镜 1 倍焦距与 2 倍焦距之间移动 C.在透镜 2 倍焦距外移动 D.在透镜 2 倍焦距外向 1 倍距离与 2 倍焦距间移动 7.(黄冈市, 1999)一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离透镜中心 10cm处的屏幕上形成一个最小亮点。 用它作照相机的镜头,拍摄一个缩小的像, 景物与镜头应大于 ____________距离。 8.(江西省, 2020)把一张透明塑料纸放在桌面上,用筷子在塑料纸上滴一个水珠,双手平拿着塑料纸,透过水珠看报纸上的字是 _________了的 ________像。 9.(广西, 2020) 眼睛透过焦距是 20cm 的凸透镜观察烛焰,看到正立、放大的烛焰的像,。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练习及答案(沪科版八年级)
相关推荐
常的”,有什么深意。 3. 品味下列句子,说说它们刻画了人物什么样的性格。 ( 1)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 人物性格: ( 2)冬天没有什么东西了。 这一点干青豆倒是自家晒在那里的,请老爷„„ 人物性格: ( 3)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 沉默了片时,便拿起烟管来默默的吸烟了。 人物性格: 4. 请你用物候知识解释
5) 任何分数都比 1小。 ( ) ( 6)有一张纸,剪去它的 25 ,还剩下这张纸的 35。 ( ) ( 7) 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大的分数比较大。 ( ) ( 8) 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 7根 ,其中的 4 根是它的七分之四 . ( ) ( 9)有两个杯子,各装了 12 的水,将它们倒在一起刚好是一杯水。 ( ) 二.比一比 79 ○ 69 44 ○ 77 + -
0+ 300○800 4.脱式计算. 32+ 4 8 90+ 64247。 8 35247。 7+ 65 27+ 27247。 3 8247。 4 2 40-( 40- 17) 64- 35+ 18 ( 27+ 18) 247。 9 8 ( 7- 2)
e week and 7 . Now he is a good swimmer. Last week a little boy said to him, “ You’ re a very good swimmer. How do you learn to swim 8 ? ” “ I’ m not good 9 all, ” Mike said and smiled. “ I’ m in the
是 81元,则平均每次降低成本的百分率为 _______. 18.如图 8, 已知一扇形的半径为 3, 圆心角为 60 176。 ,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________. 19.下图 9 是某班全体学生身高的频数分布直方图,该班共有 _____学生;如果随机地选出一人,其身高在 160cm到 170cm之间的概率是 _____. (9) (10) 20.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A(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