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政治文明历程经典试题汇编内容摘要:
• • ① 《 德意志帝国宪法 》②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③英国 《 权利法案 》④ 美国联邦宪法 •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 C.③④②① D.④②①③ 63《 说文解字 》 解释说:“宗,尊祖庙也。 ”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 这说明宗法制以什么为纽带: • 64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苏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矛盾 “冷战” ,与美国争夺霸权 , 该战役应是 : • • • • 66.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是: • A. 《 资政新篇 》 B. 《 钦定宪法大纲 》 • C. 《 中华民国约法 》 D.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1997年江泽民参观某纪念馆的题词 ——“军旗升起的地方”。 今年是军旗升起 80周年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 ,该纪念馆应是 : • A.广州革命纪念馆 • • • 6 从历史史料选择的角度,我们在研究“南京大屠杀” 时,最可信的史料是 A.当年受害者的控诉材料 B.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写 C.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 D.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拍摄的新闻照片 69.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多党合作制度 •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政治协商 70. 右图照片中,中国代表团团长乔冠华酣畅淋漓的 • 大笑被西方记者称为“震碎了议会大厅的玻璃”。 请 • 问这会心的笑主要来自于 •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B.中美建交 •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D.新中国的成立 • 71. 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是在: • A.梭伦执政时期 B.克利斯提尼执政时期 • C.伯利克里执政时期 D.亚历山大统治时期 72. 推动罗马法由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的主要动力是 • A.平民的斗争 B.帝国皇帝的重视 • C.罗马的扩张 D.法学家的努 7 唐朝在门下省设置的供三省宰相共同议定军国大政的场所叫 • A、中朝 B、内阁 C、军机处 D、政事堂 7 西周宗法制最大的特点是 A、父系家长制 B、嫡长子继承制 • C、等级制 D、同姓一家 75. 周初实行分封制,秦朝实行郡县制,两者 A都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 B都有利于历史的发展 C都阻碍社会进一步发展 D都在短时间内被废除 7 中国历史上的丞相制度的建立与废除分别是在 • A、秦朝、清朝 B、汉朝、明朝 • C、秦朝、明朝 D、汉朝、秦朝 77. 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画葫芦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 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 ”该诗直接说明了 • A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 旨,处理军国大事 • B军机大臣在皇帝心目中毫无地位,完全被视为走卒 • C军机大臣接替丞相职权,替皇帝处理政事 • D军机处的设置,意味着封建制度已经衰败 78.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 A.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 B.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成立 • C.国民政府发表国共合作宣言 • D.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 “中华民族近百年来未有的大事”,主要理由是 A.改变了反帝斗争屡败的局面,取得完全胜利 • B.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 C.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反抗日本侵略的斗争 • D.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80、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核心是 • A.总统 B.总理或首相 C.大法官 D.议会 《 乡愁 》 吟道:“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为早日结束两岸分离局面,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下列哪份文件阐述了这一构想。 《 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 》 《 告台湾同胞书 》 《 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 《 政府工作报告 》 82. 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 下列能够反映这种说法的两个历史片段是 ①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在南京江面的英舰上签订不平等条约 ②洪秀全在南京颁布 《 天朝田亩制度 》 ③ 孙中山在南京主持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第一次国务会议 ④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8 俄国十月革命和巴黎公社的相同之处是 • • • • 8 下列重大事件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第一国际成立 ②马克思主义诞生 • ③巴黎公社 ④十月革命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 C.③④①② D.②①④③ 10月 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当时一些报刊评论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这句话的含义之一是 • • • • . 《 封建论 》 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群邑,废侯卫而为守宰。 …… 此其所以为得也。 ”这句话指的是 • • 87.“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这句话指的是 • . ①参知政事的设置②丞相制度的废除③军机处的设立 ④三省六部制的创立 •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 C.②④①③ D.④①②③ ,曾出现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 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 • 90。 右图是明清古建筑中的一幅牌扁,与它有关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9“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 • 9 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材料表明他主张 • • 93. 1940年 5月,国民党爱国将领张自忠在一次会战中与日寇奋战九昼夜,壮烈殉国,周恩来称他为“全国军人的楷模”。 这场会战是 •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 C.徐州会战 D.枣宜会战 94. 右图是台湾回归的重要场景,它表明被日本占领了 50年的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这一历史时刻是在 • A. 1943年 B. 1945 • C. 1997年 D. 1999年 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 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日益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请回答: ( 1)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和标志分别是什么 ( 2)后来两极格局又遇到哪些国际力量的挑战。 ( 3)两极格局解体的标志是什么。 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什么样的趋势。 新的国际格局的确立取决于哪些因素。 : • 凡未经国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 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 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国会议员选举应是自由的。 …… 国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国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弹劾或讯问。 …… 为伸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议会必须时常集会。 • 回答: ( 1) 据材料概括君主的权利受到了哪些制约。 材料中第一句说明制约王权主要采用什么形式。 ( 8分) • ( 2) 据材料概括议会和议员的权利得到了怎样的保护。 ( 4分) • ( 3) 上述材料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在这种体制之下英国国王的地位如何 • ( 4) 该法案的颁布有何意义。 ( 4分) • • .( 1)国王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国王不能随意征税,国王不得拥有私人武装。 主要采用法律形式。 ( 8分) .( 2)保证国会议员的代表性和参政议政的权利国王无权干涉)。 ( 4分) •( 3)限制王权,扩大议会的权力。 ( 4分) ( 4)该法案是英国政治史上的重要文件, 它的颁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在英国确立。 (。高一历史政治文明历程经典试题汇编
相关推荐
、 ‚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 :国内外形势的变化 : (1)创立 :2020年 2月 ,明确提出 (2)形成 :2020年 “ 七一 ” 讲话 (3)成熟 :2020年中共十六大召开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邓小平理论形成阶段(四次会议和一次南巡) 过程 主要理论 首次提出 1982 年中共十二大
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⒊ 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⒋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⒌ 探索历史的奥秘 ⒍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二)认识本册书 着重介绍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 ⒈ 主体 结构按学习专题构建(九个专题) 学习专题 专题导学: 导语、学习建议 学习内容: 课前提示、课文、材料(图、表、史料)、 辅栏(学习思考、资料卡片、图片、知识链接等)、自我测评、材料阅读与思考等
明确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 主题的论断。 ② 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具体的表现为不结盟政策。 影响 ① 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安定的国际环境; ②促进了第三世界的发展壮大,成为提高中国国际地位、维护世界和平不可忽视的力量; ③促进了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二、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在历届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上 ,为谋求重大国际问题和地区热点问题公正、合理的解决
国面临怎样的外部形势。 李悝 吴起 诸侯兼并战争,其他国家变法图强 春秋时期: 齐国管仲改革 相地而衰征” 鲁 国: “初税亩” “履亩而税” 承认土地的私有 战国时期: 李悝 吴起 魏国李悝变法: 率 先 强 盛 楚国吴起变法: 成 为 强 国 公元前 445年 1)尽地力之教,发展农业生产 2)推行“平籴法” 3)制定 法经 加强法制 1)限制贵族权力 ,改变分封制 .收回爵禄